患者男,15岁,因“血尿,肾功能异常”来诊。

肾活检,光镜:肾小球系膜增生,少数肾小球呈球性硬化,肾间质可见泡沫细胞。免疫病理: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均阴性。电镜:肾小球基底膜广泛不规则增厚,致密层撕裂,分层,呈板层状改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IgA肾病 B:薄基底膜肾病 C:Alport综合征 D:原发性膜性肾病 E: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患者男,23岁,因“颈部,腋窝反复出现红斑基础上水疱5年”来诊。3年前已诊断为“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特点不包括

A:为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 B:由不规则的显性基因引起 C: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群集的水疱和大疱 D:主要位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 E:尼氏征(-)

男性,40岁,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特征起病,病初(1个月前)血Cr为150μmol/L,现为320μmol/L,无咯血,既往无其他肾病及系统性疾病史,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

为证实急进性肾炎的诊断,拟施肾活检,最可能的光镜检查结果是

A: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 B:弥漫性系膜内皮细胞增生 C: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渗入到内皮下 D:广泛新月体形成,超过50% 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男性,20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尿少,浮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3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

A:狼疮肾炎 B:过敏性紫癜肾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急进性肾炎II1型

男性,19岁,因纳差,乏力1个月,尿少,下肢水肿及高血压1周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如果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下列最可能的疾病是

A:微小病变型肾病 B: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C:急进性肾炎I1型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IgA肾病

男性,19岁,因纳差,乏力1个月,尿少,下肢水肿及高血压1周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

A:微小病变型肾病 B: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急进性肾炎I2型

某男性患者,19岁,因纳差、乏力1个月,尿少、下肢水肿及高血压1周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如果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下列最可能的疾病是

A:微小病变型肾病 B: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C:急进性肾炎Ⅰ型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IgA肾病

某男性患者,19岁,因纳差、乏力1个月,尿少、下肢水肿及高血压1周就诊,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

A:微小病变型肾病 B: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E:急进性肾炎Ⅱ型

某男性患者,42岁,以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特征起病,病初(1个月前)血Cr为150μmol/L,现为320μmol/L,无咯血,既往无其他肾病及系统性疾病史,血清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测(-)

为证实急进性肾炎的诊断,拟施肾活检,最可能的光镜检查结果是

A: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伴基质增多 B:弥漫性系膜内皮细胞增生 C:弥漫性系膜细胞增生,渗入到内皮下 D:广泛新月体形成,超过50% E: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某男性患者,21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尿少、浮肿及高血压1周,实验室检查发现贫血、血尿、蛋白尿,补体C3正常,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升高,B超双肾增大,临床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如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阴性,下列疾病最可能的是

A:狼疮肾炎 B:过敏性紫癜肾 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D: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急进性肾炎Ⅱ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