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体检彩超发现左肝上下径5.7cm,边缘锐利,肝包膜光整,血管纹理清晰,门静脉1.0cm,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实质回声均匀。左右肝可探及多个中等回声,左肝最大1.0cmx0.4cm,右肝最大10.5cmx7.5cmx6.3cm,位于右肝前后交界近下缘处,界清。彩超结果(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x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x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
A:肝动脉栓塞术 B:血管瘤捆扎术 C:暂不处理,定期复查 D:冷冻治疗 E:微波固化治疗
不会导致肝门静脉__症的是
A:肝炎后肝硬化 B:门静脉主干先天性畸形 C:布加综合征 D:肝外门静脉栓塞 E:肝良性肿瘤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该断层最可能是经____的断层
A:肾门中分 B:肝门静脉合成处 C:肠系膜上动脉 D:腹腔干 E:肝门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脾动脉左行于
A:门腔间隙 B:肝门静脉分叉处 C:下腔静脉左缘 D:胰腺上缘 E:腹主动脉前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肝门静脉右侧可见
A:胆总管 B:肝总管与胆囊管 C:网膜囊 D:脾动脉 E:肝门静脉
腹部CT扫描时某断层上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空隙称门腔间隙,其上界为肝门静脉分叉处,下界为肝门静脉合成处。此断面胰尾、体、颈出现,胰尾抵达脾门。
小网膜及胃后壁与胰之间可见
A:网膜囊 B:肝总管与胆囊管 C:门腔间隙 D:脾动脉 E:肝门静脉
某次CT扫描,观察经肝门静脉合成处的横断层。
肠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
A:胆静脉 B:肝总动脉 C:肝门静脉 D:下腔静脉 E:腹主静脉
某次CT扫描,观察经肝门静脉合成处的横断层。
肠系膜上动脉在第1腰椎及第1腰椎间盘高度发自
A:门腔间隙 B:肝门静脉分叉处 C:下腔静脉左缘 D:腹主动脉 E:脾动脉
某男性患者,4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因乏力、低热、腹胀、少尿来院就诊。检查发现巩膜黄染,腹部膨隆,有大量腹水存在。肝略缩小,脾肿大,超声显像见肝内纤维增殖,肝硬化结节形成,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增宽。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肝门静脉__症。
与肝硬化腹水形成有关的有
A:抗利尿激素增多 B:肝淋巴液生成过多 C:前列腺素增多 D:肾脏排钠排尿减少 E:继发醛固酮增多 F:肝门静脉压力增高 G:低白蛋白血症
肝癌患者接受栓塞治疗后透视发现门静脉显影属于()
A:过度栓塞 B:误栓塞 C:栓塞综合征 D:药物副作用 E: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