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6-2-4-4,绝经10余年,不规则阴道出血6个月。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阴性。B型超声:子宫正常大小,宫腔略扩大,少量积液,内膜菲薄,可见点状血流。

最终组织学诊断为(提示 子宫切除手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内膜菲薄,肌层切面见散在灰白细腻小结节,直达浆膜层。镜下见类似刮宫组织的腺样结构不规则穿插于平滑肌组织间,腺样结构清晰,腺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侵犯脉管,穿透浆膜层,宫颈无累及,双附件未见特殊改变。)

A:子宫腺肌病 B:子宫内膜癌累及腺肌病 C:子宫内膜样腺癌I级 D:子宫内膜样癌腺II级 E:浆液性乳头状腺癌 F:属于I型子宫内膜癌 G:属于II型子宫内膜癌 H:转移性癌

 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

诊断考虑的疾病是(提示 皮损似撒的胡椒粉样,逐渐由小腿踝周向下肢近端缓慢发展。)

A: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B: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C: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D:瘙痒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F:淤积性皮炎

 患者男,40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提示 该皮损持续数月后有慢慢消退倾向,遗留色素沉着斑,无明显自觉症状。)

A: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B: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C:系统应用维甲酸 D:局部外用钙泊三醇 E:口服沙利度胺 F:系统应用抗生素

患者男性,24岁。主因发现阴茎部皮疹1天就诊。患者在洗澡时发现冠状沟处皮疹,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冠状沟处可见针尖大小,表面光滑的乳白色小丘疹,直径1~2mm,圆顶状,呈线状排列。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好发于青壮年 B:好发于冠状沟处的线状排列针尖大小的小丘疹 C:无不洁性接触史 D:醋酸白试验阴性 E:以上均是

某男性患者,50岁,患皮肤病10余年,反复发作,累及全身。躯干及四肢伸侧分布大小不一的红斑,绿豆大小,斑片状,肘、膝、腰、骶尾部更为明显,皮损边界清楚,红斑表面覆有分层云母样鳞屑;鳞屑易剥除,下方呈发亮淡红色薄膜状及点状出血。头皮皮损表面有较厚鳞屑,头发成束。手足甲呈凹陷点,甲床肥厚

刮去薄膜出现出血点现象,又称为

A:Gottron征 B:Auspitz征 C:GREST综合征 D:Ramsay-Hunt综合征 E: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某男,51岁,患皮肤病10余年,反复发作,累及全身。躯干及四肢伸侧分布大小不一的红斑,绿豆大小,斑片状,肘、膝、腰、骶尾部更为明显,皮损边界清楚,红斑表面覆有分层云母样鳞屑;鳞屑易剥除,下方呈发亮淡红色薄膜状及点状出血。头皮皮损表面有较厚鳞屑,头发成束。手足甲呈凹陷点,甲床肥厚

刮去薄膜出现出血点现象,又称为

A:Gottron征 B:Auspitz征 C:GREST综合征 D:Ramsay-Hunt综合征 E:Stevens-Johnson综合征

某男性患者,25岁,主因发现阴茎部皮疹1天就诊。患者在洗澡时发现冠状沟处皮疹,不痛不痒,否认不洁性接触史。查体:冠状沟处可见针尖大小、表面光滑的乳白色小丘疹,直径1~2mm,圆顶状,呈线状排列。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A:好发于青壮年 B:好发于冠状沟处的线状排列针尖大小的小丘疹 C:无不洁性接触史 D:醋酸白试验阴性 E:以上均是

某男性患者,43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

诊断考虑的疾病是 ( 提示 皮损似撒的胡椒粉样,逐渐由小腿踝周向下肢近端缓慢发展。)

A: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B: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C: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 D:瘙痒性紫癜 E:过敏性紫癜 F:淤积性皮炎

某男性患者,43岁,因“双下肢斑片状群集的针头大小的红色淤点3个月”来诊。既往健康。

最好的治疗方法是 ( 提示 该皮损持续数月后有慢慢消退倾向,遗留色素沉着斑,无明显自觉症状。)

A:可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B: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 C:系统应用维甲酸 D:局部外用钙泊三醇 E:口服沙利度胺 F:系统应用抗生素

针尖状大小的、出现在钻石内部的包体称之为()。

A:击痕 B:缺口 C:点状物 D:花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