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渔民,突起腹泻3天,第1天为糊状便10余次,第2天清水便14次,无腹痛,无发热,无里急后重,有脱水表现,大便镜检:白细胞0~2/HP,红细胞1~3/HP,大便涂片革兰染色见弯曲形呈鱼群状排列的阴性杆菌
口服抗生素的主要目的
A:控制感染后使血压回升 B:减少反应期发热 C:可预防肾功能衰竭 D:控制腹泻 E:缩短排菌时间,减少带菌现象
某男性患者,18岁,发病前一日晚饭进食不新鲜食物,发病当日有频繁腹泻,水样便10余次,继之呕吐胃内容物,无腹痛、发热,有口渴,尿少。体检:T36℃,P120次/分,BP10/6kPa(80/50mmHg),脱水貌,精神萎靡,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四肢微凉,大便镜检WBC0~2/HP,便涂片染色,见革兰阴性短小弯曲杆菌,悬滴检查:见细菌活动力强。
最可能的诊断
A:嗜盐杆菌食物中毒 B:沙门菌属感染 C: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D:霍乱 E:急性细菌性痢疾(中毒型)
毛某,女,35岁,胃痛严重,食欲不振。胃镜检查发现胃部溃疡,怀疑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溃疡。
镜检时,幽门螺杆菌的菌体形态应该是
A:革兰阴性球杆菌 B:革兰阴性短杆菌 C:革兰阳性短杆菌 D:革兰阳性弯曲杆菌,呈弧形、S形或螺旋状 E:革兰阴性弯曲杆菌,呈弧形、S形或螺旋状
某男性患者,37岁。农民,幼年曾患麻疹,以后反复咳嗽,常年不愈,咳脓痰,有时带血丝。近2周发热、咳嗽加重,咳出大量的脓性臭痰而就诊。检查:T39℃,血常规示:白细胞13×10
/L,中性粒细胞80%,L20%。肺部听诊可闻及一固定部位的湿啰音,痰涂片见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杆菌,痰培养有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生长。
患者感染的病原菌可能为
A:麻疹病毒 B:需氧革兰阳性杆菌 C: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D:厌氧革兰阴性杆菌 E:厌氧革兰阳性杆菌 F:真菌
某男性患者,37岁。农民,幼年曾患麻疹,以后反复咳嗽,常年不愈,咳脓痰,有时带血丝。近2周发热、咳嗽加重,咳出大量的脓性臭痰而就诊。检查:T39℃,血常规示:白细胞13×10
/L,中性粒细胞80%,L20%。肺部听诊可闻及一固定部位的湿啰音,痰涂片见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杆菌,痰培养有需氧革兰阴性杆菌生长。
若胸片显示呈卷发状阴影,并有局部浓密的炎症阴影,中间有气液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革兰阴性杆菌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建议其治疗方法为
A:青霉素 B:雾化吸入 C:溴己新 D:体位引流 E:甲硝唑 F:万古霉素 G:林可霉素
关于白喉杆菌形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菌体粗短,一端或两端膨大,革兰阳性杆菌 B: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革兰阳性杆菌 C: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革兰阴性杆菌 D:革兰阳性球杆菌 E:革兰阴性球杆菌
多为革兰阴性杆菌的是()
A:血标本增菌培养呈现浑浊并有凝块 B:血标本增菌培养呈现均匀浑浊,发酵葡萄糖产气 C:血标本增菌培养呈现微浑浊,有绿色变化 D:血标本增菌培养表面有菌膜,膜下见绿色浑浊 E:血标本增菌培养血细胞层上面有颗粒生长,自上而下的溶血
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A:血标本增菌培养呈现浑浊并有凝块 B:血标本增菌培养呈现均匀浑浊,发酵葡萄糖产气 C:血标本增菌培养呈现微浑浊,有绿色变化 D:血标本增菌培养表面有菌膜,膜下见绿色浑浊 E:血标本增菌培养血液层上面有颗粒生长,自上而下的溶血
属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是()
A:沙门菌、志贺菌、大肠埃希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C: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 D:脑膜炎球菌 E:蜡样芽胞杆菌
属于革兰阴性杆菌的是()
A:脑膜炎奈瑟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枯草芽胞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