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8岁。因“腹部饱胀,纳差”来诊。查体:上腹部触及包块。胃镜:胃体部前壁占位,局灶性黏膜溃疡。大体检查:肿瘤5.8 cmx6.9 cm,切面灰白,灰红色,界限清楚。组织学检查:肿瘤由胖梭形细胞组成,条索状排列,部分呈变性坏死。细胞核分裂象5个/50HPF。

对判断本肿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有

A:发生部位为胃 B:CD117 阳性 C:肿瘤大小 D:核分裂象数目/50HPF E:肿瘤坏死 F:血管数量

李某,男,5岁,发热2周,近1周来膝关节肿痛,呈游走性。查体:体温38.2℃,咽部充血明显,扁桃体Ⅱ°肿大,胸部有淡红色充血性皮疹,部分成环形红斑,心率108次/分,听诊未闻及杂音,肺腹阴性,双膝踝关节红肿热痛,伴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10[~9.gif" />/L,中性75%,淋巴12%,血红蛋白110g/L,即阴性,心电图正常。

提示:入院第10天,患儿发热39.0℃以上,每于夜半汗出热退,次日复热,下肢酸痛,骨节烦痛,躯干隐现淡红色环形斑疹,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中医应给予的处方用药是

A:黄芪、桃仁、黄连、丹参 B:黄连、虎杖、附片、石膏 C:防己、苡仁、白芍、秦艽 D:白术、云苓、苍术、苡仁 E:羌活、独活、乌头、川断 F:青篙、鳖甲、生地、知母 G:丹皮、苍术、黄柏、牛膝

用生物素标记HPV-DNA探针检测石蜡切片内HPV-DNA时,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蛋白后室温孵育30分钟,用BCIP/NBT显色,最后用核固红染色,阳性结果将表现为

A: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紫蓝色,阴性细胞质呈红色 B: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紫蓝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C: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红色,阴性细胞质呈紫蓝色 D: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呈紫蓝色 E: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绿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红色颗粒、块状或弥漫状红色。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本身不着色,而颗粒之间的胞质呈红色,嗜碱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浆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能帮助鉴别戈谢细胞和尼曼-皮克细胞。此染色对红细胞的染色特点是()

A:正常幼稚红细胞呈阳性反应 B:正常成熟红细胞呈阳性反应 C:正常幼稚红细胞阳性百分比增高 D:红白血病时,幼稚红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E:红白血病时,有核红细胞也可呈阳性反应

维多利亚蓝染色法HBsAg阳性物质的结果是()。

A:HBsAg阳性物质呈黑色,细胞核呈红色 B:HBsAg阳性物质呈蓝紫色,细胞核呈红色 C:HBsAg阳性物质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D:HBsAg阳性物质呈蓝绿色,细胞核呈红色 E:HBsAg阳性物质呈蓝色,细胞核呈黄色

用生物素标记HPV-DNA探针检测石蜡切片内HPV-DNA时,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蛋白后室温孵育30分钟,用BCIP/NBT显色,最后用核固红染色,阳性结果将表现为()

A: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紫蓝色,阴性细胞质呈红色 B: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紫蓝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C: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红色,阴性细胞质呈紫蓝色 D: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呈紫蓝色 E: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绿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用生物素标记HPV-DNA探针检测石蜡切片内HPV-DNA时,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蛋白后室温孵育30分钟,用BCIP/NBT显色,最后用核固红染色,阳性结果将表现为()

A: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紫蓝色,阴性细胞质呈红色 B: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紫蓝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C: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红色,阴性细胞质呈紫蓝色 D:阳性部位在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呈紫蓝色 E:阳性部位在细胞质,呈绿色,阴性细胞核呈红色

维多利亚蓝染色法HBsAg阳性物质的结果是

A:HBsAg阳性物质呈黑色,细胞核呈红色 B:HBsAg阳性物质呈蓝紫色,细胞核呈红色 C:HBsAg阳性物质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D:HBsAg阳性物质呈蓝绿色,细胞核呈红色 E:HBsAg阳性物质呈蓝色,细胞核呈黄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