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肝,脾肿大,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疑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15%,可排除哪种贫血 (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患者,女,31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两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治疗。体格检查:中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9.2x10
/L,Hb 42g/L,RBC 1.08x10
/L,PLT 109x10
/L。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2%。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
为确定溶血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些实验室检查 ( )
A: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寿命测定 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C: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测 D:Coombs试验,酸溶血试验及寻找原发病存在的试验 E:骨髓检查
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属于上述发病机制的溶血性贫血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G6PD缺乏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PNH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女性,35岁,发热伴牙龈肿胀,出血15天,化验血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诊断急性白血病。
最可能的细胞类型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急性淋巴细胞性 C:急性单核细胞性 D:急性粒--单核细胞型 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
某男,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 80 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5%),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一),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76.15μtooL/L,直接胆红素6.84μmoL/L,ALT<40 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
为明确溶血病因宜首选以下哪项实验室检查
A:Coombs试验 B:Ham试验 C:自体溶血试验 D:血红蛋白电泳 E: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某男,61岁。1个月来厌食、恶心、头晕、乏力伴全身皮肤发黄。化验:Hb 80 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片球形红细胞0.06(5%),红细胞脆性试验轻度增加,尿胆红素(一),尿胆原强阳性,尿潜血检查(一),血清总胆红素76.15μtooL/L,直接胆红素6.84μmoL/L,ALT<40 U,拟诊为溶血性贫血。
本例进行骨髓检查时以下哪项不符合溶血表现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细胞常>0.50(50%) B:红系以原红细胞及早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C:粒红比例降低,甚至倒置 D:粒系各阶段比例、形态及巨核细胞正常 E:嗜多色性红细胞、HoweU-Jouy小体易见
某女性患者,36岁,发热伴牙龈肿胀、出血15天,化验血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诊断急性白血病。
最可能的细胞类型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B:急性淋巴细胞性 C:急性单核细胞性 D:急性粒--单核细胞型 E:急性早幼粒细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