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经多处取材和石蜡包埋组织,镜下小淋巴细胞增生,见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团,局部细胞排列成小巢状,巢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体积大,但因组织收缩,细胞周围有空隙,部分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不规则,核膜尚清。)

A: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椎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 D:骨嗜酸性肉芽肿 E:骨转移癌 F:骨Ewing肉瘤/PNET G:骨结核
女性患者,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宫颈刮片细胞核增大,核浆比例失常,核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核深染,可见双核。
临床最可能的诊断为
A:宫颈糜烂 B:宫颈尖锐湿疣 C:宫颈不典型增生 D:宫颈癌 E:宫颈息肉
男患儿,1岁,因“感冒后呼吸急促、咳嗽、不能平卧1 d”来诊。查体:心界扩大,HR 150次/min,律齐,第二心音增强并有奔马律,肺部有哮鸣音。胸部X线片:心影增大,左心增大为主,肺纹理增粗。ECG:左心室肥厚、胸前导联T波倒置。
超声心动图全心呈球形扩大,室间隔变薄并呈圆弧样膨向右心室,左心室心尖部圆隆,左心室心内膜回声增强,收缩及舒张运动明显减弱,收缩期室壁增厚率明显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28%。患者的诊断应考虑
A:心内膜胶原弹力纤维增生症 B:扩张型心肌病 C:限制型心肌病 D:酒精性心肌病 E:心肌致密化不全
某男,35岁,已婚,外阴部皮肤可见多处乳头状和菜花样皮损,活检见表皮角化不全,棘层明显肥厚,基底层细胞增生,表皮内有挖空细胞,核周有空晕且大而深染,不规则,可见双核,核膜结构不清晰。
应考虑的诊断为
A:寻常疣 B:传染性软疣 C:尖锐湿疣 D:扁平疣 E:以上均不是
某男,35岁,已婚,外阴部皮肤可见多处乳头状和菜花样皮损,活检见表皮角化不全,棘层明显肥厚,基底层细胞增生,表皮内有挖空细胞,核周有空晕且大而深染,不规则,可见双核,核膜结构不清晰。
为明确诊断,可进一步检查
A:HIV B:HPV2/4 C:HPV6/11 D:HPV16/18 E:以上均不是
某女性患者,39岁。5月前剖宫产术后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每日约用卫生护垫1~2张。产后2个月仍有流血。妇科检查:宫颈下唇菜花样肿物,触之易出血,子宫大小正常,宫旁无明显增厚。
关于良性上皮细胞急性放射性改变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胞质和胞核内出现空泡,核仁增大,也可呈空泡变性 B:细胞增大,可增大1倍以上,但核质比不大 C:核边增厚,核空泡变,染色质同质化,淡染 D:形成分叶核或多叶核等核畸形 E:可发生核碎裂 F:可发生核溶解
某男患儿,6岁,下颌部肿痛2周。X线片:下颌骨有一直径1.5 cm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楚。
病变可能是 ( 提示 光镜下:病变主要由圆形或卵圆形组织细胞组成。细胞中等大,境界不清,胞质嗜酸或透亮,核呈卵圆形,核膜弯曲或见核沟,呈咖啡豆样,核仁不明显。瘤细胞可聚集成巢或簇状,并与大量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混杂。)
A:软骨母细胞瘤 B: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 C:嗜酸性肉芽肿 D:骨纤维增生性纤维瘤 E: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F:骨母细胞瘤 G: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恶性肿瘤细胞的胞核变化中最具特征性的改变是:
A:核仁明显 B:出现异常核分裂象 C:核大而圆 D:核膜增厚 E:染色质浓集于核膜下
恶性肿瘤细胞的胞核变化中最具特征性的改变是:
A:核仁明显 B:出现异常核分裂象 C:核大而圆 D:核膜增厚 E:染色质浓集于核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