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5岁。慢性便秘二月,3-5天一次,量少,用力排便时伴有便血,色鲜红,与粪便不混。近二周来常感腹部胀痛。有痔疮史已十多年。劳累时常有便血,二年前有阑尾切除史。体检:一般情况尚可,腹微胀,未见肠型或蠕动波,亦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明显固定压痛,未触及肿块,肠鸣音活跃,直肠指检来触及肿块,指套未见血染。

提示:腹部平片示肠腔内较多气体,未见液平。纤维结肠镜检:进镜12cm肠腔明显狭窄,内窥镜无法进入,狭窄肠腔粘膜充血,高低不平,无法看清全貌。气钡灌肠见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肠腔明显变细,粘膜破坏,肠壁僵硬,狭窄段长约4cm,近端结肠明显扩张。作为手术前检查,下列哪些项目属必须检查

A:腹腔CT B:脑电图 C:肝B超 D:血尿常规 E:胸部摄片 F:全身骨扫描 G:肝肾功能测定 H: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元时间 I:癌胚抗原测定 J:空腹血糖测定

女性,25岁,腹痛,腹泻2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有沟槽样溃疡,肠腔狭窄,病变肠段之间黏膜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吸虫病 B:肠癌 C:肠结核 D:克罗恩病 E:溃疡性结肠炎

女性,25岁,腹痛,腹泻2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有沟槽样溃疡,肠腔狭窄,病变肠段之间黏膜正常。

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

A:乙状结肠 B:空肠 C: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 D:十二指肠 E:回肠末端

患者男性,46岁,因急性机械型肠梗阻剖腹探察术,术中发现距回盲瓣40cm的回肠狭窄,狭窄长度约10cm,未发现其他可导致梗阻的病变,未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回报狭窄回肠全肠壁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肌层无明显破坏。

手术后1个月,患者腹泻持续不缓解,做钡灌肠显示瘘管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克罗恩病 B:淋巴瘤 C:肠结核 D:阿米巴 E:溃疡性结肠炎

女性,30岁。低热,腹胀,便秘3个月。查体:腹软,无压痛,肠鸣音6次/分。全胃肠钡餐示回肠末端,盲肠和升结肠肠腔狭窄,收缩,变形,可见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紊乱,结肠带消失。

患者近7~8天未排便,排气差,下列哪些检查不宜进行

A:清洁洗肠后做肠镜 B:胸片 C:PPD检查 D:钡餐检查 E:腹腔镜检查 F:血常规

某男性患者,46岁,因急性机械型肠梗阻剖腹探察术,术中发现距回盲瓣40cm的回肠狭窄,狭窄长度约10cm,未发现其他可导致梗阻的病变,未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回报狭窄回肠全肠壁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肌层无明显破坏

手术后1个月,患者腹泻持续不缓解,做钡灌肠显示瘘管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罗恩病 B:淋巴瘤 C:肠结核 D:阿米巴 E:溃疡性结肠炎

某患者男性,46岁,因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剖腹探察术,术中发现距回盲瓣40cm的回肠狭窄,狭窄长度约10cm,未发现其他可导致梗阻的病变,未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术后病理回报狭窄回肠全肠壁慢性炎症,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肌层无明显破坏

手术后1个月,患者腹泻持续不缓解,做钡灌肠显示瘘管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淋巴瘤 B:阿米巴 C:肠结核 D:克罗恩病 E:溃疡性结肠炎

某女性患者,31岁,低热、腹胀、便秘3个月。查体:腹软,无压痛,肠鸣音6次/分。全胃肠钡餐示回肠末端、盲肠和升结肠肠腔狭窄、收缩、变形,可见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紊乱,结肠带消失。

患者近7~8天未排便,排气差,下列哪些检查不宜进行

A:清洁洗肠后做肠镜 B:胸片 C:PPD检查 D:钡餐检查 E:腹腔镜检查 F:血常规

某女,26岁,腹痛、腹泻2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有沟槽样溃疡,肠腔狭窄,病变肠段之间黏膜正常。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吸虫病 B:肠癌 C:肠结核 D:克罗恩病 E:溃疡性结肠炎

某女,26岁,腹痛、腹泻2年,结肠镜检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有沟槽样溃疡,肠腔狭窄,病变肠段之间黏膜正常。

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

A:乙状结肠 B:空肠 C: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 D:十二指肠 E:回肠末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