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2 岁,因“四肢疼痛,无力6个月,加重1周”来诊。6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四肢近端疼痛,无力,双侧上肢上举困难,后出现上肢近端及胸大肌等多处肌肉疼痛,活动后加重,伴肌肉痉挛,休息后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一直未治疗。1周前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蹲下后不能站起。查体:一般情况可;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感觉无异常;四肢肌张力降低,四肢近端可见轻度的肌萎缩,三角肌及股四头肌压痛明显,未见肌纤维颤动,四肢近端肌力和远端肌力Ⅳ级;双侧角膜反射对称,四肢腱反射对称存在,无病理反射,皮肤划痕试验(+)。
患者目前诊断为(提示 双侧腓肠肌活检:光镜下,横纹肌可见部分肌纤维萎缩,肌浆淡染,核内移,间质炎症反应轻微;电镜下,肌纤维之间,肌丝之间被大量的糖原充盈分隔,糖原在肌膜下,细胞核周围亦多见,在糖原聚积的部分区域肌丝溶解,线粒体减少,线粒体膜增厚,肌纤维断裂,消失,脂褐素明显增多,间质中胶原纤维增生,小血管基膜增厚。)
A:类风湿关节炎 B:骨肿瘤 C:多发性肌炎 D:重症肌无力 E:糖原累积症 F:周期性瘫痪
患儿男,1岁。因支气管炎入院。体温39.6℃,脉搏123次/分,呼吸25次/分,遵医嘱肌内注射青霉素,维生素C及止咳糖浆口服。
帮助患儿服药的正确方法是
A:先喂止咳糖浆,后喂维生素 B:最后喂止咳糖浆不能喂水 C:喂止咳糖浆后喂水 D:在患儿咳嗽时喂药 E:吃奶后喂药并多喂水
患者,女,32岁。颅脑损伤后昏迷1周,现体温39.8℃。医嘱:复方氨基比林2ml肌内注射st。
肌内注射时,进针深度为
A:针头斜面 B:针梗的1/4~1/3 C:针梗的1/3~1/2 D:针梗的1/2~2/3 E:全部针梗
面侧深区内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位于下颌支,翼内肌,翼外肌与翼外板之间。
从翼外肌上头上缘穿出的结构有
A:上颌动脉和舌神经 B:上颌动脉和咬肌神经 C:颞深神经和咬肌神经 D:颞深神经和翼内肌神经 E:咬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面侧深区内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位于下颌支,翼内肌,翼外肌与翼外板之间。
位于翼外肌深面的结构有
A: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和颊神经 B: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上颌动脉 C: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翼内肌神经 D: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和颊神经 E: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舌神经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75%~95%发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发病后1~2 d内。
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的时段是
A:3 h内 B:6 h内 C:12 h内 D:24 h内 E:48 h内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有75%~95%发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发病后1~2d内。
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的时段是
A:3h内 B:6h内 C:12h内 D:24h内 E:48h内
肌浆网是肌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 B:滑面内质网 C:细胞内小管 D:高尔基复合体 E: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