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0岁,因敏感多疑,兴奋冲动入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利培酮口服,合并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控制冲动症状。
这种情况最可能是(提示:经上述处理,不良反应消失,利培酮于第4天加至4mg/d,氟哌啶醇每晚肌内注射5mg,冲动症状得到控制。第6天护理人员汇报患者体温38.8℃。查体:P110次/min,出汗较多,肌张力明显增高,其他无异常。精神检查:患者意识欠清晰,时间及人物定向差,问答不切题,难以进行有效精神检查。)
A:严重锥体外系反应 B:药物变态反应 C:感冒 D:上呼吸道感染 E:5-HT综合征 F:恶性综合征 G:散发性脑炎 H:心脏病
患者女,46岁,间断发热3个月,面部红色斑丘疹,伴全身肌肉酸痛,渐出现咳嗽。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提示 AST 190 U/L,ALT 230 U/L,CK 793 U/L,CK-MB 76 U/L,HDBH 645 U/L,LDH 538 U/L。甲状腺功能正常,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模糊,肌肉活检:肌纤维萎缩,部分肌纤维变性,间质内未见炎性改变。)
A:呼吸衰竭 B:皮肌炎 C:肺部感染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多发性肌炎 F:肺间质纤维化 G:过敏性紫癜
患者女,46岁,间断发热3个月,面部红色斑丘疹,伴全身肌肉酸痛,渐出现咳嗽。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提示 AST 190 U/L,ALT 230 U/L,CK 793 U/L,CK-MB 76 U/L,HDBH 645 U/L,LDH 538 U/L。甲状腺功能正常,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模糊,肌肉活检:肌纤维萎缩,部分肌纤维变性,间质内未见炎性改变。)
A:呼吸衰竭 B:皮肌炎 C:肺部感染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多发性肌炎 F:肺间质纤维化 G:过敏性紫癜
面侧深区内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位于下颌支,翼内肌,翼外肌与翼外板之间。
从翼外肌上头上缘穿出的结构有
A:上颌动脉和舌神经 B:上颌动脉和咬肌神经 C:颞深神经和咬肌神经 D:颞深神经和翼内肌神经 E:咬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
面侧深区内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经位于下颌支,翼内肌,翼外肌与翼外板之间。
位于翼外肌深面的结构有
A: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和颊神经 B: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上颌动脉 C: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翼内肌神经 D:翼内肌神经,翼外肌神经和颊神经 E:耳颞神经,翼外肌神经和舌神经
某男性患者,61岁,舌根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侵及翼内肌、磨牙后三角,伴开口受限。
肿瘤切除后遗留缺损,理想的修复多采用
A:颈部皮瓣 B:下斜方肌肌皮瓣 C:背阔肌肌皮瓣 D:胸大肌肌皮瓣 E:前额皮瓣
某女性患者,39岁,因“经期延长,淋漓不尽1年”来诊。超声:子宫增大,正常形态消失,肌层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低回声,边界清晰,CDFI:周边可见环状及条状血流;子宫右上方另可见45 mm×52 mm的低回声区,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CDFI:内见少许短条状血流。
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检查,在病变内部可探及条状血流自子宫右侧宫角穿入,呈动脉频谱,PSV =30 cm/s,RI =0.51。则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浆膜下肌瘤 B:子宫腺肌瘤 C:卵巢畸胎瘤 D:卵巢纤维瘤 E:卵巢癌
某女性患者,47岁,间断发热3个月,面部红色斑丘疹,伴全身肌肉酸痛,渐出现咳嗽。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史。
患者可能的诊断为(提示 AST 190 U/L,ALT 230 U/L,CK 793 U/L,CK-MB 76 U/L,HDBH 645 U/L,LDH 538 U/L。甲状腺功能正常,胸片示双下肺纹理增粗、模糊,肌肉活检:肌纤维萎缩,部分肌纤维变性,间质内未见炎性改变。)
A:呼吸衰竭 B:皮肌炎 C:肺部感染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多发性肌炎 F:肺间质纤维化 G:过敏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