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护理不良事件分为护理差错、 护理事故、 护理并发症、 护理投诉及其他意外或突发事件 B:护理部及各科室建有防范、 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 并不断修改完善 C: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 当班护士要立即向护士长和当班医生汇报, 迅速采取补救措施, 尽量避免或减轻对病人健康的损害, 或将损害的程度降到最低程度 D:情节严重的差错、 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 12 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 其他不良事件24—48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 给予处理意见, 尽量降低对病人的损害 E: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 检验报告、 药品、 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 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必要时封存, 以备鉴定

有关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定护理投诉和纠纷的接待流程, 3 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 重大护理投诉, 上医患关系办公室备案、 讨论 B:科室组织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 分析原因, 制定对策, 提高认识、 吸取教训, 持续改进护理工作 C:执行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并鼓励积极上报未造成不良后果但存在安全隐患的事件。 若不按规定报告、 有意隐瞒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 一经查实,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D:各科室和护理部如实登记各类护理不良事件 E: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对上述事件每月 汇总进行讨论, 确定性质、 奖惩意见和改进措施, 在护士长例会上传达, 共享经验教训, 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分为以下哪些方面( ) a 护理差错、 b 护理事故、 c 护理并发症、 d 护理投诉、 e 意外或突发事件

A:abcd B:acde C:abde D:bcde E:abcde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情节严重的差错、 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 ) 小时内电话上报护 理部, 其他不良事件 24—48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 给予处理意见, 尽量降低 对病人的损害

A:1 B:2 C:3 D:4 E:5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情节严重的差错、 投诉或病人自杀等突发事件 2 小时内电话上报护 理部, 其他不良事件( ) 小时内上报护理部, 护理部及时了解情况, 给予处理意见, 尽量降低对病人 的损害

A:24 B:24-36 C:36 D:24-48 E:48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管理制度中应制定护理投诉和纠纷的接待流程, ( ) 个工作日内给予 答复

A:1 B:2 C:3 D:4 E:5

有关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在院期间应被正确识别身份, 包括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 B:住院患者均佩戴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志佩戴腕带时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由 2 人核对; 若损坏需更新, 仍需经 2 人核对 C:有过敏史者、 手术患者、 意识模糊不清、 危重患者、 母婴必须佩戴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志 D:医生查房时需核对患者 2 种以上信息可通过读取腕带信息达到准确快速确认患者、 读取患者信息的目的 E:护士在抽血、 给药或输血时, 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医生查房时需核对患者( ) 种以上信息可通过读取腕带信息达到准确快速确认患者、 读取 患者信息的目的

A:1 B:2 C:3 D:4 E:5

有关腕带识别标识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 转床、 手术、 外出检查) B: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 随时提醒, 方便核对 C:医生查房时可使用读码器扫描条形码腕带, 准确快速的确认患者、 读取患者信息 D:腕带填入识别信息由 2 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若有损坏, 及时更新, 不需经 2 人核对 E:给患者佩戴腕带, 垫 1-2 指按紧搭扣, 松紧适宜, 防止扭曲、 勒伤。 患者出院时去除腕带

凡来院就诊的患者(包括住院或门诊) 一旦置管均应贴上统一的医用管道标识, 下列不对 应的一项是( )

A:蓝色为深静脉置管标识 B:绿色为胃管标识 C:橙黄色为引流管标识 D:脑室引流管标识为红色 E:胸腔闭式引流管标识为橙黄色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