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统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加强沟通,
( ),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A:密切配合 B:相互协作 C:加强联系
(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
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机制,统
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
和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A:乡(镇)级 B:县级 C:市(地)级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
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 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
防治观念,提高 ( ) 的职业健康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使职业卫生
保护权利的能力。
A:劳动者 B:监管人员 C:广大群众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
职业病防治情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劳动保障行政 C:卫生行政
任何单位和个人( )对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有关部门收到相关的检举和控告后, 应当及时处理。 对防治职业病成
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A:有权 B:可以 C:应当
( )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
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A:各级政府 B:卫生行政部门 C:用人单位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 )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
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A:工作场所 B:施工现场 C:周边环境
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的,应当及时、如实向所在地( )部门申报危害项目,接受监督。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卫生行政 C:劳动保障行政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 技术引进项目 (以
下统称建设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
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
作出审核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
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 ( )该建设项目。
A:不予核准 B:不得批准 C:不得同意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
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 ),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安排 B:计划 C: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