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轻级工作制吊车厂房的钢结构屋盖,屋架跨度18m,屋架间距6m,车间长54m,屋面材料采用轻质大型屋面板,其结构构件的平面布置,屋架杆件的几何尺寸,作用在屋架节点上的荷载以及屋架的部分杆件内力设计值如图6-3所示。该屋盖结构的钢材为Q235B钢,焊条为E43型,屋架的节点板厚为8mm。单角钢和组合角钢的截面特性见表6-2。

屋架上弦杆各节间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已示于图6-3屋架内力图中,其截面为2
110x70x6(短肢相并)。试问,当按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稳定进行计算时,其最大压应力(N/mm
),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6.0 B:180.0 C:187.0 D:160.0
某钢结构平台,由于使用中增加荷载,需增设一格构柱,柱高6m,两端铰接,轴心压力设计值为1000kN,钢材采用Q235钢,焊条采用E43型,截面无削弱,格构柱如图1-8所示。提示:所有板厚均≤16mm。

柱脚底板厚度为16mm,端部要求铣平,总焊缝计算长度取ι
=1040mm。试问,柱与底板间的焊缝采用下列何种做法最为合理?
A:角焊缝连接,焊脚尺寸为8mm B:柱与底板焊透,一级焊缝质量要求 C:柱与底板焊透,二级焊缝质量要求 D:角焊缝连接,焊脚尺寸为12mm
男性。43岁。活动后胸痛3年,曾诊为肥厚型心肌病,要求明确诊断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诊断最有意义的是
A:IVS左室后壁≥1.5:1,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移动 B:用力后心前区闷痛 C:站立后易晕厥 D:胸骨左缘3~4肋间有响亮收缩期杂音 E:左室流出道存在压力阶差
某男性患者,22岁。因发热、伴淋巴结无痛进行性肿大2个月入院。既往无输血史。入院后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给予化疗和放疗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3个月后又复发、高热、伴消化道出血。淋巴结、肝、脾大。化验全血细胞减少,周围血见到幼稚淋巴细胞,骨穿确诊为淋巴瘤合并淋巴肉瘤白血病。立即给予化疗,因血小板10×10
/L,连续输注血小板2次,出血症状未见改善,血小板数量不增,考虑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
如果患者血容量约5升。患者输血前血小板10×10
/L,输后1小时血小板20×10
/L,20小时后血小板15×10
/L。患者输入血小板总数是3×10
。患者的血小板恢复率(R)是
A:输后1hR≈10%,输后20hR,≈5% B:输后1hR≈17%,输后20hR≈8% C:输后1hR≈20%,输后20hR≈10% D:输后1hR≈25%,输后20hR≈15% E:输后1hR≈30%,输后20hR≈20%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定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40m,桩间土的内摩擦角φ=20°,试问,计算桩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时,其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 B:37 C:40 D:44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土层条件同题1。当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最终沉降量时,试问,实体深基础的支承面积(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11 B:1588 C:1729 D:1945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土层条件同题1,筏板厚800mm。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假定实体深 基础的支承面积为2000m2 。试问,桩底平面处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k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础沉降时,在实体基础的埋深面积范围内,筏板、桩、土的混合重度(或称平均重度),可近假取20kN/m3。
A:460 B:520 C:580 D:700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如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30米,在桩底平面实体深基础的支承面积内,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为750kPa;且在计算变形量时,取ψs=0.2。又已知,矩形面积土层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依次分别为:在持力层顶面处α0=0.25;在持力层底面处,α1=0.237。试问,在通过桩筏基础平面中心点竖线上,该持力层土层的最终变形量(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3 B:114 C:126 D:184
关于立杆底座下的垫板长度和厚度尺寸的规定,哪个是正确的?( )
A:垫板长度不小于3跨,厚度不小于50 mm B: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 mm C:垫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30mm D:垫板长度不小于3跨,厚度不小于30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