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某高层钢结构工程,建筑面积28000m2,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外围护结构为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外罐保温材料为新型保温材料;屋面为现烧钢筋混凝土板,防水等级为1级。采用卷材防水。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钢结构安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钢构件现场堆放存在问题。现场堆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不够完善。劳动力进场情况不符合要求,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 事件二:施工中,施工单位对幕墙与各楼层楼板间的缝隙防火隔离处理进行了检查,对幕墙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雨水渗透性能,平面变形性能等有关安全和功能检测项目进行了见证取样或抽样检查。 事件三:监理工程师对屋面卷材防水进行了检查,法线屋面女儿墙墙根处等部位的防水做法存在问题(节点施工做法图示如下,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事件四:工程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按规定进行了材料评审,鉴定并备案,同时施工单位完成相应程序性工作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投入使用。施工完成后,由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组织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相关专业质量员和施工员进行了节能工程部分验收。

1:事件一中,高层钢结构安装前现场的施工准备还应检查哪些工作?钢构件现场堆场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准备工作:包括钢构件预检和配套、定位轴线及标高和地脚螺栓的检查(钢构件现场堆放、安装机械的选择、安装流水段的划分和安装顺序的确定、劳动力的进场等。)   2)钢构件现场堆放的基本条件(超教材):场地硬化;平整;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场地长宽尺寸满足起吊;干燥;高出室外地面一定高度;防潮;有排水措施;垫木等;下雨时的覆盖材料;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绘制事件1中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的决策树。

[QQ截图20161109102037.gif]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列式计算事件1中施工方案选择的决策过程,并按成本最低原则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机会点4成本期望值=102000+6800+3300=112100万元   机会点5成本期望值=106000+6800+1100=113900万元   由于机会点5的成本期望值大于机会点4的成本期望值,所以应当优选机会点4的方案。   机会点1 总成本期望值=(101000+4300) x0.6+ (102000+4300) x0.4=105700万元   机会点2总成本期望值=(99000+4500) x0.6+ (106000+4500) x0.4=106300万元   机会点3总成本期望值=(93000+6800) x0.6+112100x0.4=104720万元   由于机会点3的成本期望值小于机会点1和机会点2的成本期望值,所以应当优选机会点3的方案。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事件2中,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施工单位应压缩工期,延长工期还是按计划工朗施工?说明理由。

按计划工期每天费用=2万元/天   压缩工期每天费用=2+30/5-3=5万元/天   延长工期每天费用=2-20/5+3=1万元/天   由于延长工期每天费用最小,所以应当选延长工期的方案。

某隧洞工程,施工单位与项目业主签订了120000万元的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每延长(或缩短)1天工期,处罚(或奖励)金额3万元。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施工前,施工单位拟定了三种隧洞开挖施工方案,并测算了各方案的施工成本,见表2.1 表2.1 各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单位:万元当采用全断面法施工时,在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须改用其他施工方法,如果改用先拱后墙法施工,需再投入33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如果改用台阶法施工,需再投入1100万元的施工准备工作成本。   根据对地质勘探资料的分析评估,地质情况较好的可能性为0.6。   事件2:实际开工前发现地质情况不好,经综合考虑施工方案采用台阶法,造价师测算了按计划工期施工的施工成本、间接成本为2万元/天;直接成本每压缩工期5天増加30万元,每延长工期5天 减少20万元。   问题:

事件2中,施工单位按计划工期施工的产值利润率为多少万元?若施工单位希望实现10%的产值利润率,应降低成本多少万元?

产值利润率=(120000-106300) /120000=11.42%   (120000-106300-X) /120000=10%   求解,成本降低额=1700万元

()是施工准备的核心。

A:劳动组织准备 B:物资准备 C:技术准备 D:施工现场准备

( )是施工准备的核心。

A:安全准备 B:施工图准备 C:技术准备 D: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 )。

A:技术准备 B:物质准备 C:验收准备 D:组织准备 E: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准备的内容包括( )。

A:技术准备 B:物质准备 C:验收准备 D:组织准备 E:施工现场准备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