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抗震设计的某板柱结构顶层,如图17-3所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2.5kN/m(含板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板有效计算高度h=140mm,中柱截面尺寸为700mmx700mm,板柱节点忽略不平衡弯矩的影响。图中α=300。弯起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当不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受柱冲切控制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30 B:465 C:500 D:530

非抗震设计的某板柱结构顶层,如图17-3所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2.5kN/m(含板自重),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板有效计算高度h=140mm,中柱截面尺寸为700mmx700mm,板柱节点忽略不平衡弯矩的影响。图中α=300。弯起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当考虑弯起钢筋作用时,试问,板受柱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80 B:530 C:420 D:460

下列各选项中,有关弯起钢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弯起钢筋均需要专门设置 B:弯起钢筋与梁轴线的夹角一般是45度 C:弯起钢筋在跨中附近和纵向受拉钢筋一样可以承担正弯矩弯 D:可以承担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E:弯起钢筋在支座附近弯起后,其弯起段可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

钢筋混凝土梁内的钢筋骨架多由主钢筋、斜筋(弯起钢筋)、箍筋、架立钢筋和纵向防裂钢筋等组成,其中为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而设置的钢筋有()。

A:主钢筋 B:斜筋(弯起钢筋) C:箍筋 D:架立钢筋 E:纵向防裂钢筋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所采用的公式是()

A:弯起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量 B: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保护层厚度+斜段长度-弯曲量度差 C: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弯钩增加长度 D: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量度差+弯钩增加量

弯起钢筋的放置方向错误表现为()

A:弯起钢筋方向不对,弯起的位置不对 B:事先没有对操作人员认真交底,造成操作错误 C:在钢筋骨架立模时,疏忽大意 D:钢筋下料错误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的规定,下列关于弯起钢筋高度的计算,说法正确的是( )。

A:弯起钢筋的高度等于构件高度减保护层厚度 B:弯起钢筋的高度等于构件高度加保护层厚度 C:保护层厚度等于斜长减构件高度 D:构件高度等于弯起钢筋的高度减保护层厚度

规范规定,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应位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点之外大于等于0.5h0,这是为了( )。

A:防止正截面受弯破坏 B:防止斜截面受弯破坏 C:防止斜截面受剪破坏 D:保证弯起钢筋具有足够的锚固长度

弯起钢筋的放置方向错误表现为()。

A:弯起钢筋方向不对,弯起的位置不对 B:事先没有对操作人员认真交底,造成操作错误 C:在钢筋骨架立模时,疏忽大意 D:钢筋下料错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