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柱间基础上墙体高15m,双面抹灰,墙厚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墙上门洞尺寸如图4-10(a)所示,柱间6m,基础梁长5.45m,基础梁断面尺寸为bxh=240mmx450mm,伸入支座0.3m;采用C30混凝土,纵筋为HRB335,箍筋为HPB300级钢筋。该墙梁计算简图如图4-10(b)所示,Q=95kN/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取a=a=45mm。

假定M=85kN·m,该托梁跨中轴心拉力设计值N(kN),及其至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e(mm),与下列何组数值最为接近?

A:N=119;e=490 B:N=148.8;e=540 C:N=119;e=534 D:N=148.8;e=510

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其中,某根框架梁A-B在考虑各种荷载与地震作用的基本组合下的截面控制内力设计值如表6-1所示。框架梁截面尺寸6xh=300mmx650mm,C25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为HRB400级,箍筋为HRB335级。单排布筋,a=a=40mm,双排布筋,a=a=70mm。

若框架梁跨中截面上部配纵向钢筋,按225(A=982mm)通长布置,试问,框架梁跨中截面下部的纵向钢筋配置,下列何项数值最合适?

A:322 B:325 C:320 D:328

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级二级,其中一根框架梁,跨长为6m(图10-4),柱截面尺寸bxh=500mmx500mm,梁截面尺寸bxh=250mmx6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向钢筋为HRB400,箍筋为HPB300,计算取。作用于梁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为43.4kN/m。在重力荷载和地震作用的基本组合下该框架梁上的弯矩设计值为: A支座梁边弯矩:M=200kN·m;一M=-410kN·m B支座梁边弯矩:M=170kN·m;-M=-360kN·m 跨中弯矩:M=180kN·m 支座梁边最大剪力:V=230kN

梁跨中截面的下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接近?

A:1050 B:950 C:850 D:750

某两跨无吊车房屋为弹性方案,处于室内正常环境,边柱截面为620mmx990mm的组合砖柱,如图16-11,柱从基础顶面至柱顶的高度为8m,承受轴向力设计值N=331kN,沿长边方向的偏心距e=665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7.5混合砂浆,C20混凝土,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取a==35mm。

柱采用对称配筋(A=),试确定柱的纵向受压钢筋配置,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要求,且较为经济合理。

A:416 B:418 C:420 D:422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7.3m,地下2层,地上15层,首层层高6.0m,二层层高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m。纵横方向均有剪力墙,地下一层板顶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I1类建筑场地。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小于50%。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

与截面为700mmx700mm的框架柱相连的某截面为400mmx600mm的框架梁,纵筋采用HRB400级钢筋,箍筋采用HPB300级钢筋(=270N/mm),其梁端上部纵向钢筋系按截面计算配置。假设该框架梁抗震等级为三级,试问,该梁端上部和下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配筋率)及箍筋按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全部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的构造要求? 提示:①下列各选项纵筋配筋率和箍筋配箍率均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6.3.5条第1款和第6.3.2条第2款中最小配筋率要求;②梁纵筋直径不小于18。

A:上部纵筋A=6840mm=2.85%),下部纵筋A=4826mm=2.30%),四肢箍筋φ10@100 B:上部纵筋A=3695mm(ρ=1.76%),下部纵筋A=1017mm(ρ=0.48%),四肢箍筋φ8@100 C:上部纵筋A=5180mm(ρ=2.47%),下部纵筋A=3079mm=1.47%),四肢箍筋φ8@100 D:上部纵筋=5180mm(ρ=2.47%),下部纵筋A=3927mm=1.87%),四肢箍筋φ10@100

某高层建筑为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底层单跨框支梁bxh=900mmx2600mm,框支柱bxh=900mmx900mm,框支框架抗震等级一级,转换层楼板厚度200mm,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厚350mm,两框支柱中心线间距L=15000mm,采用C40混凝土,纵向受力钢筋用HRB400级,箍筋,腰筋,拉筋均采用HRB335级钢筋。已知经内力调整后的框支梁截面控制内力设计值:轴力N=4592.6kN(拉力),弯矩M=5906kN·m,M=1558kN·m,支座处剪力V=6958.0kN,且由集中荷载作用下在支座产生的剪力(含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占总剪力设计值的30%。

假定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为2028(A=12316mm),双排布筋,通长布置。试问,框支梁支座处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截面面积A(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双排布筋,a==70mm。

A:11100 B:11700 C:12500 D:13400

对于非通长配筋桩,下部应有不少于()根与注浆管等长的主筋组成的钢筋笼通底。

A:2 B:3 C:4 D:5

何谓通长筋?

通长筋

《混凝土规范》第11.3.7条规定,对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梁,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应不少于2中14通长钢筋,且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按多遇地震计算并设计时,按梁负弯矩包络图确定的支座负钢筋延伸长度即可,不需沿梁全长配置通长钢筋 B:梁顶面负弯矩钢筋通长配置是为了抵抗梁中可能出现的拉力 C: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梁跨中顶面附近可能出现负弯矩 D: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配置通长钢筋的目的是:作为架立钢筋,整体性要求的需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