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单位建设一热电厂。该单位委托甲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委托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并决定向美国丙重型设备制造商订购发电设备。甲监理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在主持编制监理规划时,安排了一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风险分析和相应监理规划内容的编写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的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并制定了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 乙施工单位投保了建筑工程保险和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分隔存放。建设单位向丙公司预定产品。订货合同规定了设备类型和数量,并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支付货币,建设单位支付10%的定金。生产时间通常是4个月至9个月建设单位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决定对风险套期保值,有效地使人民币的美元价值固定,从而使设备合同的美元价值固定。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建设单位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其采取的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建设单位面对的风险是投机风险 B:建设单位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了金融市场的投资者 C:建设单位采取的套期保值措施是风险中性化的一种方式,不能因此获利 D:建设单位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某建设单位建设一热电厂。该单位委托甲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委托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并决定向美国丙重型设备制造商订购发电设备。甲监理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在主持编制监理规划时,安排了一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风险分析和相应监理规划内容的编写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的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并制定了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序号风险事件风险对策控制措施1通货膨胀风险转移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固定总价合同2承包单位违约风险转移要求承包单位提供第三方担保或提供履约保函3建设单位购买的昂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风险转移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4第三方责任风险自留建立非基金储备乙施工单位投保了建筑工程保险和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分隔存放。建设单位向丙公司预定产品。订货合同规定了设备类型和数量,并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支付货币,建设单位支付10%的定金。生产时间通常是4个月至9个月建设单位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决定对风险套期保值,有效地使人民币的美元价值固定,从而使设备合同的美元价值固定。

下列关于建设单位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其采取的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建设单位面对的风险是投机风险 B:建设单位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了金融市场的投资者 C:建设单位采取的套期保值措施是风险中性化的一种方式,不能因此获利 D:建设单位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某建设单位建设一热电厂。该单位委托甲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委托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并决定向美国丙重型设备制造商订购发电设备。 甲监理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在主持编制监理规划时,安排了一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风险分析和相应监理规划内容的编写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的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并制定了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 乙施工单位投保了建筑工程保险和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分隔存放。建设单位向丙公司预定产品。订货合同规定了设备类型和数量,并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支付货币,建设单位支付10%的定金。生产时间通常是4个月至9个月建设单位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决定对风险套期保值,有效地使人民币的美元价值固定,从而使设备合同的美元价值固定。

下列关于建设单位面对的汇率风险及其采取的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建设单位面对的风险是投机风险 B:建设单位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了金融市场的投资者 C:建设单位采取的套期保值措施是风险中性化的一种方式,不能因此获利 D:建设单位有效地将风险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装修施工单位将地上标准层(F6~F20)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段上均包含三个施工工序,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标准层装修施工流水节拍参数一览表(时间单位:周)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进场复检结果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退场;因停工带料导致窝工。施工单位提出8万元费用索赔。材料重新进场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通过;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剥离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剥离检验及恢复共发生费用4万元,施工单位提出4万元费用索赔。上述索赔均在要求时限内提出。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无误。

4分别判断施工单位提出的两项费用索赔是否成立,并写出相应理由。

[QQ截图20161102134020.gif]

某市一房地产开发商兴建一栋26层的商住楼,于2012年12月招标后,由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承包,签订的施工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3年2月,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部分隐蔽工程覆盖,建设单位要求将覆盖层剥离,施工单位以影响施工为由予以拒绝;2013年3月,施工单位因为工期紧张,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分包给另一家公司;2013年5月主体施工至四层时,开发商资金出现极度困难,难以按施工进度划款给施工单位,且无力还贷,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必须暂停兴建,报市建设局同意后,于5月20日用公函形式通知施工单位。通知书写明:鉴于本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重重,已无法维持正常施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并报市建设局同意,本工程暂停兴建;特通知解除与贵公司的合同,并请贵公司自接到本通知后3日内停止全部施工,6月15日前撤离施工现场。

关于施工单位将部分工程分包的说法,正确的为( )。

A:为不影响工期,施工单位可以将工程分包 B:不能将其承包的工程以分包的名义转包 C:建设工程主体结构必须由承包人自行完成 D:工程承包后承包人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分包

某市一房地产开发商兴建一栋26层的商住楼,于2012年12月招标后,由某建筑工程公司中标承包,签订的施工合同工期为20个月。2013年2月,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部分隐蔽工程覆盖,建设单位要求将覆盖层剥离,施工单位以影响施工为由予以拒绝;2013年3月,施工单位因为工期紧张,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分包给另一家公司;2013年5月主体施工至四层时,开发商资金出现极度困难,难以按施工进度划款给施工单位,且无力还贷,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必须暂停兴建,报市建设局同意后,于5月20日用公函形式通知施工单位。通知书写明:鉴于本公司资金周转困难重重,已无法维持正常施工,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并报市建设局同意,本工程暂停兴建;特通知解除与贵公司的合同,并请贵公司自接到本通知后3日内停止全部施工,6月15日前撤离施工现场。

关于建设单位发给施工单位通知的说法,正确的为( )。

A:甲方不能单方面通知解除合同 B:甲方应提出协商通知 C:甲方可以单方面通知解除合同 D:甲方通知解除合同的理由充分

背景资料: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师表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问题:

2、施工单位哪些人员具备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资格?

竣工图绘制工作由( )负责,也可由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或设计单位。

A:监理单位 B:设计单位 C:建设单位 D:施工单位

某工程,参照定额工期确定的合理工期为1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此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提出如下要求:①总监理功臣是代表负责增加和调配监理人员;②施工单位将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请直接报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后拨付工程款③项目监理机构增加平行检验项目。 事件2: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有部分构件出现较大裂缝,为此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经检测及设计验算,需进行加固补强,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了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加固补强方案。项目监理机构按工作程序进行出之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事件3:为使工程提前完工投入使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提前3个月竣工。于是,施工单位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未执行原施工方案,提前拆除混凝土结构模板。专业监理工程师为此发出《监理通知单》 ,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以工期紧、气温高和混凝土能达到拆模强度为由回复。专业监理工程师不再矜持整改要求,因气温骤降,导致施工单位在拆除第五层结构模板时混凝土强度不足,发生了结构坍塌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重伤和11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指出事件1中建设单位所提出要求的不妥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某工程,参照定额工期确定的合理工期为1年,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此签订施工合同,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建设单位提出如下要求:①总监理功臣是代表负责增加和调配监理人员;②施工单位将本月工程款支付申请直接报送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后拨付工程款③项目监理机构增加平行检验项目。 事件2:在基础工程施工中,项目监理机构发现有部分构件出现较大裂缝,为此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工程暂停令》,经检测及设计验算,需进行加固补强,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机构报送了质量事故调查报告和加固补强方案。项目监理机构按工作程序进行出之后,签发《工程复工令》。 事件3:为使工程提前完工投入使用,建设单位要求施工单位提前3个月竣工。于是,施工单位在主体结构施工中未执行原施工方案,提前拆除混凝土结构模板。专业监理工程师为此发出《监理通知单》 ,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施工单位以工期紧、气温高和混凝土能达到拆模强度为由回复。专业监理工程师不再矜持整改要求,因气温骤降,导致施工单位在拆除第五层结构模板时混凝土强度不足,发生了结构坍塌安全事故,造成2人死亡、9人重伤和11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针对事件3的安全事故,分别指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是否有责任,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