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建筑面积1万㎡,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9.4万元。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8月31日当天的中试过程中,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入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在安全评价过程中采用道化法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分为( )。

A:设备控制 B:工艺控制 C:安全管理 D:物质隔离 E:防火措施

某安装公司总包氮氢压缩分厂全部机电安装工程,其中氮氢压缩机为多段活塞式,工作压力为32MPa,电体和压缩机本体分为两件进场,现场用齿式联输器连接,压缩机系统的管道随机组订货,现场组装试验。开工前,安装公司决定压缩机系统的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管道等主体工程由本单位自行安装,防腐保温及其其他非主体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承担,安装公司对分包工程从技术,质量,安全,进度,工程款支付等进行施工全工程的管理。   施工前,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向施工作业人员作了分项,专项工程的施工交底,由于交底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故施工中效果明显工程进展顺利。试运行阶段,一台压缩机振动较大,经复查土建无施工质量问题,基础无下沉;设备制造质量全部合格;复查安装记录;垫铁设置合理且规定定位焊接,一、二次灌浆均符合质量要求;测量仪器精度合格,各种环境因素对安装无影响,建设单位要求安装公司进一步认真复查并处理。 问题:

2.对分包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对分包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总包分包合同;承包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章制度;总包方与监理单位的指令,施工中采用的国家、行业标准及有关法律法规 P155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了一个光伏发电工程施工项目,光伏发电工程位于某工业园区12个仓库的屋面,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有光伏板(1.5×1m、18.5kg、30V、8A、255W),直流汇流箱,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0.4/1OkV),电缆,专用接插件等。 因光伏板安装在仓库屋面,仓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屋面需增加避雷带(见图3);光伏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并接地可靠,20块光伏板串联成一个光伏直流发电回路,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项目部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中发生了以下2个事件。 事件1:采购的镀锌扁钢进场后未经验收,立即搬运至仓库屋面,进行避雷带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叫停,后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要求,避雷带施工后,仓库建筑防雷类别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 事件2:在光伏板安装互连后,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时,某个作业人员没有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后经事故检查分析,项目部有技术和安全交底记录,并且交底的重点是光伏板接线时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及时整理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将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写出本工程避雷带材料验收的合格要求。

主要验收运至工地的避雷带材料和制品的质量证明书、出厂日期、使用有效期、施工方法说明书,并根据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对耐火材料的牌号、级别、砖号、尺寸、数量进行抽检或者全部检查,必要时由实验室检验。参见教材P104.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了一个光伏发电工程施工项目,光伏发电工程位于某工业园区12个仓库的屋面,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有光伏板(1.5×1m、18.5kg、30V、8A、255W),直流汇流箱,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0.4/1OkV),电缆,专用接插件等。 因光伏板安装在仓库屋面,仓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屋面需增加避雷带(见图3);光伏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并接地可靠,20块光伏板串联成一个光伏直流发电回路,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项目部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中发生了以下2个事件。 事件1:采购的镀锌扁钢进场后未经验收,立即搬运至仓库屋面,进行避雷带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叫停,后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要求,避雷带施工后,仓库建筑防雷类别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 事件2:在光伏板安装互连后,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时,某个作业人员没有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后经事故检查分析,项目部有技术和安全交底记录,并且交底的重点是光伏板接线时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及时整理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将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本工程避雷带应如何进行电焊连接?施工后的仓库建筑为几类防雷建筑?

1)避雷带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参见教材P121 2)一类防雷建筑的屋顶避雷网格间距为5MX5M;二类防雷建筑的为10MX10M;三类防雷建筑的为20MX20M。参见教材P121.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了一个光伏发电工程施工项目,光伏发电工程位于某工业园区12个仓库的屋面,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有光伏板(1.5×1m、18.5kg、30V、8A、255W),直流汇流箱,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0.4/1OkV),电缆,专用接插件等。 因光伏板安装在仓库屋面,仓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屋面需增加避雷带(见图3);光伏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并接地可靠,20块光伏板串联成一个光伏直流发电回路,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项目部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中发生了以下2个事件。 事件1:采购的镀锌扁钢进场后未经验收,立即搬运至仓库屋面,进行避雷带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叫停,后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要求,避雷带施工后,仓库建筑防雷类别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 事件2:在光伏板安装互连后,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时,某个作业人员没有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后经事故检查分析,项目部有技术和安全交底记录,并且交底的重点是光伏板接线时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及时整理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将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造成触电事故的直流电压有多少伏?写出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的要求。

答案:造成触电事故的直流电压为30V×20=600V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应及时完成。参加施工技术交底人员必须签字。技术交底记录必须妥善保存,竣工后作为竣工资料进行归档。

某电力工程公司项目部承接了一个光伏发电工程施工项目,光伏发电工程位于某工业园区12个仓库的屋面,工程的主要设备、材料有光伏板(1.5×1m、18.5kg、30V、8A、255W),直流汇流箱,并网型光伏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升压变压器(0.4/1OkV),电缆,专用接插件等。 因光伏板安装在仓库屋面,仓库建筑的防雷类别应提高一个等级,建筑屋面需增加避雷带(见图3);光伏板用金属支架固定,并接地可靠,20块光伏板串联成一个光伏直流发电回路,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项目部依据规范和设计要求编制了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在施工前进行了技术和安全交底。 在光伏发电工程的施工中发生了以下2个事件。 事件1:采购的镀锌扁钢进场后未经验收,立即搬运至仓库屋面,进行避雷带施工,被监理工程师叫停,后经检查验收达到合格要求,避雷带施工后,仓库建筑防雷类别满足光伏发电工程要求。 事件2:在光伏板安装互连后,用2芯电缆接到直流汇流箱时,某个作业人员没有按施工技术方案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触电事故,后经事故检查分析,项目部有技术和安全交底记录,并且交底的重点是光伏板接线时的防触电保护措施。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项目部及时整理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将完整的工程竣工验收档案移交给项目建设单位。

光伏发电工程的竣工档案应如何进行移交?

竣工档案的移交应编制<<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清单》1)机电工程项目竣工档案一般不少于两套,一套由建设单位保管,一套(原件)移交当地档案馆。2)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移交工程档案资料时,应编制《工程档案资料移交清单》,双方按清单查阅清点。3

国务院发布的安全生产三大规程是:()、《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A:《工业企业设计安全技术规程》 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C:《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程》 D:《企业安全卫生规程》

重大工厂安全技术事故、矿山安全事故、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事故属于( )。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B: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C:重大劳动争议 D:劳资冲突

重大工厂安全技术事故、矿山安全事故、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事故属于( )。

A:重大劳动安全事故 B:重大劳动卫生事故 C:重大劳动争议 D:劳资冲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