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八层,层高 4.5m.工程桩采用泥浆护
壁钻孔灌注桩,墙体采用普通混凝土小砌块,工程外脚手架采用双排落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位于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其框架柱间距为 8mx8m.项目部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收集现场
施工废水循环利用,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完成灌注桩的泥浆循环清孔工作后,随即纺织钢筋笼.下导管及桩身混凝土
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桩顶设计标高. 事件二:会议室顶板底模支撑拆除前,试验员从标准养护室取一组试件进行试验,试验强度
达到设计强度的 90%,项目部据此开始拆模. 事件三:因工期紧,砌块生产 7 天后运往工地进行砌筑,砌筑砂浆采用收集的循环水进行
现场拌制.墙体一次砌筑至梁底以下 20mm 位置,留待 14.d 后砌筑顶紧.监理工程师进行现
场巡视后责令停工整改. 事件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对项目部进行专项安全检查时发现:①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内的保
证项目仅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两项进行了检查;②外架
立面剪刀撑间距 12m,由底至顶连续设置;③电梯井设置活动的防护栅门,电梯并内每隔四
层设置一道安全平网进行防护.检查组下达了整改通知单. 问题:
2.事件二中,项目部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当设计无规定时,通常清况下模板拆除顺序的原则是什么?
不正确,理由是试样应该在同条件下养护后测试,框架间距为 8mx8m,强度达到 75%后才能折模.拆除顺序原则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围护结构,后拆承重结构.
下列关于门式钢管脚手架拆除作业说法错误的是()
A:架体的拆除应从上而下逐层进行 B: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杆件必须按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拆除 C: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 D:拆除作业过程中,当架体的自由高度大于两步时,必须加设临时拉结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拆除时应先全部拆湾小横杆。再拆大横杆 C: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D: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E:当脚手架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越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哪些规定()。
A: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 C: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 D: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E:必须由原搭设人员拆除
下列有关脚手架的拆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杆件 B: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可以大于2步 C: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高度(约6.5m)时,可直接拆除连墙件 D:严禁将拆卸下来的杆配件及材料从高空向地面抛掷,已吊运至地面的材料应及时运出拆除现场,以保持作业区整洁 E:脚手架的拆除方案可由搭设工人进行编制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A:5m B:5.5m C:6m D:6.5m
拆除脚手架时,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拆除脚手架时,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可不必搭设临时抛撑进行加固,可直接拆除连墙件。()
拆除脚手架时,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可不必搭设临时抛撑进行加固,可直接拆除连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