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58岁,因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图A为植入起搏器后3月复查的心电图,图B为植入起搏器后6月复查的心电图。
图A提示
A:右心房起搏 B:右心室起搏 C:左心房起搏 D:左心室起搏 E:双腔起搏
某男,33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检查如下图A、B、C所示。
图B应诊断为
A:房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交界性心动过速 E:房性心动过速,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C的发生机制为
A:有效不应期延长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且>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患者张某,女性,18岁,颏部外形发育不良,口唇闭合时口腔周围肌肉呈现紧张,面下1/3高度偏大,开5mm,覆盖8mm,磨牙呈现完全的的Ⅱ类咬合关系,上下颌前牙拥挤明显,前牙开,唇侧扭转,完全舌侧错位,低位唇向错位,ANB7°,四个第三磨牙牙胚存在,位置正常。
本患者错类型是
A:安氏Ⅱ类错 B:牙列拥挤 C:安氏Ⅲ类错 D:开 E:安氏Ⅱ类错伴有上颌前突及牙列高度拥挤者
患儿李某,女性,11岁,替牙,上颁发育正常,前牙与之间开,有舌前伸习惯,无牙列拥挤,上前牙唇倾。
患者错的主要原因是
A:佝偻病 B:遗传 C:骨性错 D:牙性错 E:口腔不良习惯
患儿马某,男性,12岁,左右上下颌第一磨牙呈反、缺失,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前牙反,面中1/3凹陷,下颌可后退至对刃。X线可见,龈下3mm阻生,之间各3mm间隙。
对埋伏的如何处置
A:拔除 B:不处理,等待其自行萌出 C:开窗术外露 D:拔除,为萌出准备间隙 E:以上都不对
某男性患者,51岁,缺失,口腔检查可见:缺牙区牙槽嵴丰满,余牙正常,口底与舌侧龈缘距离约为10mm,舌侧牙槽嵴形态为斜坡型,拟铸造支架义齿修复。
基牙预备时,应制备出
A:远中支托 B:隙卡沟及近中支托 C:近中支托 D:近中支托,远中导平面 E:远中支托、远中导平面
某男性患者,52岁,缺失,基牙,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制备铸造支托凹,其颊舌径宽度应约为
A:颊舌径的1/3 B:颊舌径的1/4 C:颊舌径的1/3 D:颊舌径的1/2 E:颊舌径的1/2
某男性患者,拔除一年,缺牙间隙大,余留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设计弯制卡环
若基牙为一度松动牙时,卡环的类型应是
A:正型卡环,间隙卡环 B:单臂卡环,间隙卡环 C:上返卡环,间隙卡环 D:下返卡环,间隙卡环 E:长臂卡环
某女性患者,缺失,余留牙正常,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基牙,采用弯制卡环
基牙常采用哪类卡环
A:单臂卡环 B:间隙卡环 C:正型卡环 D:双臂卡环 E:下返卡环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