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饭店是一家地处经济比较发达的地级市的四星级饭店,有客房235间,并有配套的餐饮,会议和娱乐设施。该饭店的目标市场是:政府的重要接待,境外商务客人,国内高档商务客人。2004年以前,作为当地唯一的高星级饭店,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本市几乎所有的政府重要接待活动均在该饭店举行,饭店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本市有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和一家按四星级标准建造的新饭店开业,而且这两家饭店又聘请了国内著名的饭店集团进行管理,饭店的硬件与软件水平均超过了A饭店。2006年还将有一家按五星级标准建造的新饭店开业。由于新饭店的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加之A饭店自身的一些原因,A饭店的经营出现困境。2005年,该饭店主要财务数据如下:主营业务收入3500万元,其他业务利润45万元,营业外收入l20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450万元,营业费用385万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75万元,管理费用320万元,财务费用200万元,营业外支出75万元。A饭店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饭店档次的差异,原有的主要客源流失严重。2.为了留住老客户,提高营业收入,饭店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加销售人员,采取销售提成奖励,对饭店常客采取房价6折,用餐7折的优惠,举办客户联谊会,高薪聘请厨师,举办美食节,增加广告投入,但这些措施实际效果均不理想。3.由于接待繁忙,饭店开业以来基本上没有进行大的更新改造,饭店设施设备陈旧老化。4.由于已开业的两家新饭店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导致该饭店一部分业务骨干和基层管理人员流失,饭店人才出现了脱节的现象。随着又一家新饭店的建成开业,现在饭店工作的一部分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也有离职的倾向。5.由于饭店经济效益不佳,饭店员工积极性受到影响,管理者也担心员工的流失而放松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呈下降的趋势。如客房部经理看到一位员工进入客房不按规定敲门,未及时纠正,结果导致顾客投诉;采购员贪图方便,不货比三家,导致一些餐饮原料和用品价格偏高;部分厨师责任心不强或技术不过硬,导致顾客退菜的情况时有发生。6.许多顾客反映,总体上饭店服务比较规范,但服务缺乏个性化。7.饭店的餐饮毛利率仅为38%,明显低于同类饭店的水平。

针对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流失的情况,A饭店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A:实施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 B:加强与员工的沟通 C:加强员工的培训 D:增加离职的难度 E:对业务骨干和管理人员许以提升的承诺

2001年x月x日,某矿在二水平大巷打炮眼的炮工王某听到210下山附近有响声,3时30分又发出轰轰响声,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电灯熄灭,巷道有些晃动。炮工打电话到三水平叫信号工通知矿工撤退,但无人接电话,之后他就撤到地面。地面当班领导接到通知后未予以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井下已停电,北面二水平,三水平塌方的响声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凌晨5时,矿方清点人员时发现,当班96名矿工中位于三水平北翼工作面的29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矿方随即向合浦县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向钦州矿务局求援。合浦县政府有关人员和钦州矿务局救护队很快赶到现场。经过17天全力抢救,终因井下情况复杂,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施救困难,未能救出被困人员。鉴于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希望的实际情况,停止了抢救工作。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该矿已发生过四次顶板冒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但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以致又发生了这起重大事故。

事故过程说明,该矿( )。

A:严重违反矿山安全规程 B:安全管理不到位 C:企业忽视安全生产 D:炮工无证上岗

2001年x月x日,某矿在二水平大巷打炮眼的炮工王某听到210下山附近有响声,3时30分又发出轰轰响声,随后有一股较大的风吹出,电灯熄灭,巷道有些晃动。炮工打电话到三水平叫信号工通知矿工撤退,但无人接电话,之后他就撤到地面。地面当班领导接到通知后未予以重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井下已停电,北面二水平,三水平塌方的响声不断,无法进入工作面。凌晨5时,矿方清点人员时发现,当班96名矿工中位于三水平北翼工作面的29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矿方随即向合浦县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并向钦州矿务局求援。合浦县政府有关人员和钦州矿务局救护队很快赶到现场。经过17天全力抢救,终因井下情况复杂,土质松散,塌方面积大,施救困难,未能救出被困人员。鉴于被困人员已无生还希望的实际情况,停止了抢救工作。从1999年9月至2001年4月,该矿已发生过四次顶板冒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也进行了调查处理,但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位,以致又发生了这起重大事故。

如果该矿有事故应急预案,其中应包含( )。

A: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B:通讯线路检修制度 C:事故预防措施 D:通告程序和报警系统

某化工厂位于市开发区,占地50亩。厂区东面1 km是国道,厂区东面1.5 km是条河流:工厂南面0.5 km是大片农田;西面0.5 km和1 km处分别有两家化工厂;厂区北面紧邻一条公路,1 km处是一个城镇,3 km处是一条高速公路。该厂主要生产各种黏合剂,现场储存有大量的危险化学品和大量待运成品,其中丙烯腈是一种重要原料。该厂准备开展一次应急响应的通讯功能演习,计划于2005年3月31日开展,当天天气情况是:晴,最高气温17℃,最低气温6℃,风向北风3~5级。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办公楼内。演习地点在办公楼北面的一片空地,空地的北面和东南面分别有2个出口。演习计划将盛有丙烯腈的储罐运到这片空地,但是为了防止演习发生意外事故,储罐只剩余约1/5体积的丙烯腈。 演习导演人员将贮罐阀门打开,让丙烯腈流出并聚集在储罐的围堤内,与空气接触后,迅速产生刺激性蒸气。贮罐附近有3名工作人员因吸入有毒蒸气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剩下1名工作人员在昏倒前成功报警。工厂其他工人闻到刺激性气味后,立即纷纷从东南出口自行逃离工厂,启动应急预案后,厂长立即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境保护局2个主管部门报警。 为增强演习的效果,演习前开展了培训。重新复习了工厂的应急预案,让所有人员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身的责任,并且知道自己在演习过程中应该向谁汇报,对谁负责。此外还将演习的程序,内容,场景和演习程序开展了全员培训。

安全评价过程中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能实现的功能是( )。

A:识别导致事故的设备故障 B:评估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 C:识别导致事故的人为失误 D:为管理措施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E:提出控制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

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化工企业,位于某县某镇,公司占地面积3万㎡,建筑面积1万㎡,从业人员320人。某年8月31日,该公司的一个分厂,在一号反应釜合成间硝基苯甲醚时,反应釜发生爆炸,反应釜上部的搅拌电机及一些附属设施飞离反应釜,釜内的化学物质喷出引起爆燃,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89.4万元。经查明,该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8月31日当天的中试过程中,在反应釜内压力接近工艺规定控制值的情况下,当班工人继续加大投料量,但没有向釜内盘管通冷却水和及时加入足够的氧气量控制釜内物质反应速度和温度,导致釜内压力急剧升高发生爆炸。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该公司间硝基苯甲醚中试方案技术措施不周全,未及时从工艺,设备和操作上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二是公司有关人员未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不能满足岗位要求;三是该公司未按规定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在安全评价过程中采用道化法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安全措施分为( )。

A:设备控制 B:工艺控制 C:安全管理 D:物质隔离 E:防火措施

某公司承建一段区间隧道,长度12km,埋探(覆土深度)8m,净高55m,支护结构形式采用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辅以超前小导管。区间隧道上方为现况城市道路,道路下埋置有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等管线,资料揭示,隧道围岩等级为IV、V级。 区间隧道施工采用暗挖法,施工时遵循浅埋暗挖技术“十八字”方针,施工方案按照隧道的断面尺寸、所处地层、地下水等情况制定,施工方案中开挖方法选用正台阶进尺为15m。 隧道掘进过程中,突发涌水,导致土体坍塌事故,造成3人重伤。现场管理人员互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封闭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开展事故调查,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将重伤人员连至医院。事故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固有: (1)自于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导致污水管道突发破裂涌水; (2)超前小导管支护长度不足,宴测长度仅为2m,两排小导管沿纵向搭接长度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作用, (3)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进行监测,无法对事故进行预测。 问题:

根据《生产案例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本次事故属于指出事故调查组织形式的错误之处?说明理由。

本事故为一般事故。(参见项目管理教材F255) 错误之处:事故调查由项目经理组织。 理自:事故调查要按规定区分事故的大小分别自相应级别的人民政府直接或授权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一般自市级安全管理部门做出批复,自县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某公司承建一段区间隧道,长度12km,埋探(覆土深度)8m,净高55m,支护结构形式采用钢拱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辅以超前小导管。区间隧道上方为现况城市道路,道路下埋置有雨水、污水、燃气、热力等管线,资料揭示,隧道围岩等级为IV、V级。 区间隧道施工采用暗挖法,施工时遵循浅埋暗挖技术“十八字”方针,施工方案按照隧道的断面尺寸、所处地层、地下水等情况制定,施工方案中开挖方法选用正台阶进尺为15m。 隧道掘进过程中,突发涌水,导致土体坍塌事故,造成3人重伤。现场管理人员互即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封闭事故现场,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开展事故调查,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将重伤人员连至医院。事故调查发现,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固有: (1)自于施工过程中地表变形,导致污水管道突发破裂涌水; (2)超前小导管支护长度不足,宴测长度仅为2m,两排小导管沿纵向搭接长度不足,不能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作用, (3)隧道施工过程中未进行监测,无法对事故进行预测。 问题:

分别指出事故现场处理方法、事故报告的错误之处,并给出正确做法。

错误一:项目经理未向单位负责人报告正确做法: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应互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应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应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错误二: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封闭事故现场,开展事故调查,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 正确做法:项目经理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排排除情、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应对现场进行清理,而应等待调查和制定清理修复方案。 错误三:项目经理开展事故调查。 正确做法:应自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的降低()的措施。

A:人员伤亡 B:事故损失 C:再次发生 D:事故恶化

在事故发生中采取管理措施来()。

A:预防事故的发生 B:预防事故的重复发生 C:降低事故的严重度 D:降低事故的后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