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应急预案是( )。
A: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 B: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C: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D:针对重大事故制定的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包括( )。
A:检验预案 B:完善准备 C:修正预案 D:磨合机制 E:科普宣教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包括( )。
A:检验预案 B:完善准备 C:修正预案 D:磨合机制 E:科普宣教
应急预案的体系包括()。
A:总体应急预案 B:综合应急预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现场应急预案 E: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构成。
A:总体应急预案 B:分部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现场应急措施
A 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 年,A 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 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 2009 年 1 月开始建设,9 月 10 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 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 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 2.5MPa、额定蒸发量 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 年 11 月 24 日 20 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 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 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 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 时,经人员清点,仍有 5 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 2 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 汽太大,2 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 现有 4 名职工死亡、1 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 2.3MPa、蒸汽温度 310℃,从熔炼炉到余热 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 直接经济损失为 420 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答下列问题
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 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应急救援预案按类别分有( )。
A:综合应急预案 B:企业级应急预案 C:专项应急预案 D:项目级应急预案 E:现场处置方案
某化工厂的原料、中间产品有火灾、爆炸、中毒的危险性,生产的最终产品有C12和化学名CP的其他产品。生产工艺单元有:原料库房、氯气库房、产品CP库房、生产一车间和生产二车间,厂区周围有居民住宅和其他工厂。为此,工厂须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厂长甲将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交给了厂调度室主任丙。主任丙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自己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并交给厂长甲。厂长甲认真审查了事故应急预案,认为:
(1)事故应急预案中的“一旦事故发生,全厂员工应优先保护重要生产设备,救助他人”的应急原则,体现了保护企业财产,爱厂如家的奉献精神;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为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厂长乙”,体现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当发生重大氯气泄漏时由场外消防部门向周围居民发出警报”,体现了生产不扰民的原则;
(4)“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后,厂长甲应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两个部门报警的报警程序”待分析;
(5)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的评估合理。因此,厂长甲当场就让主任丙立即将事故应急预案打印发布。厂长甲决定进行应急演习,并再次将任务交给主任丙。主任丙将演习地点设在氯气库房,厂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下风侧的平地上。演习过程为:第一步,指示人员A打开氯气库房中一个装有C12的
钢瓶,使C12缓慢泄漏;第二步,工人B、C在氯气库房外头假装因C12中毒而晕倒;第三步,工人D、E发现有人晕倒立即离开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报警;第四步,事故应急预案立即启动,所有应急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和岗位;第五步,拨打110、119、120等外部应急救援电话;第六步,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实施人员救护和抢险。
指出该厂事故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事故应急预案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1)应急原则问题。改进:优先救助人员。
(2)应急领导小组组成问题。改进:应急指挥组组长是厂长,副组长是副厂长。
(3)报警程序问题(只报告了2个部门“安监部门”和“环保部门”)。改进: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应该同时报告公安、质检部门。
(4)警报原则(场外公安消防部门通知附近居民,发出警报)。改进:工厂直接向周围居民,发出警报。
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是()。
A:检验预案 B:完善准备 C:磨合机制 D:科普宣教 E:锻炼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