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措施经济论()

A:投资 B:运营费用 C:环保环境效益 D:环保效率

环保监理工作方法的主要环节有______。

A: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报告表 B:施工期环保措施实施情况的核查 C:施工现场水源保护 D:施工现场环境监测 E:施工工地扬尘控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零点集团针对全国30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进行了“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调查。2010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9.5分,较之2005年(68.1分)和2007年(69.1分)维持稳定局面,但仍未破七,当前大的环保环境和公众环保内驱力还没有达到足以产生变革的度点。可喜的是,西部城市公众环保指数以69.4分紧随东部之后(70.3分),成为2010年环保指数的亮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西部公众主要赢在社会参与型环保的行为率高,高出东部和中部公众10分以上。
由于当前中国政府的行政特征、表现力及公众环保水平的发展阶段,使得我国的公众环保表现出两项内生性矛盾:
矛盾一:73.2%的公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会优先选择环境保护,环保选择具有压倒性优势;另外认为我国环保已经紧迫的公众比例将近九成(86.8%),但在具体环保事项上,公众的环保意识表现不一,人们的高环保意识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层面,如将生活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分别有59.6%和53.7%认为它们是环保行为,而在办公场所和社会参与层面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落实在行为层面上,在20项环保行为中,二分之一的环保行为采取率都在30%以下,尤其是社会参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
矛盾二:对于环保问题的责任归属,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但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满意的比例不及四成(39.4%),尤其是18—25岁的青年(32.8%)及学生(23.8%)。而对此,仍有54.6%的公众对政府工作表示认可。公众表现出的这种矛盾认识正体现出中国公众的政府依赖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不以政府的环保力强弱为基础的。
当然,这几年我国公众环保也表现出一些新的气象,从这些新气象中,我们可以大胆假设未来中国公众环保的两个趋势:
趋势一:在联合国公布的十大环保问题中,46.1%的公众表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关注度仅次于大气污染(72%)和水污染(69.7%),因此,低碳作为减缓气候变暖的最直接行为,将具有更加坚实的公众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活中可以实现低碳的行为方面,如节约水电(64.8%)、购买节能电器(52.7%)等,公众的行为采取率均相对较高。当然,公众低碳时代的到来,需要政府的监管及市场的配合,只有做到三合一,才能让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
趋势二:根据中国环保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61.6%),一直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环保主体中居首,尤其是近年来环保问题严重的西部,这一比例相对更高为65%。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公众不参加环保活动的首要因素都是“没人组织我参加”,这为未来环保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对于18—25岁青年来说,增加环保组织信任度和透明度(分别为25.6%和28.9%)也相对较为迫切。

对“矛盾一”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B:环保意识与环保行动力的矛盾  C:家庭生活层面的高环保意识与社会参与层面的低环保意识之间的矛盾  D:家庭生活层面的高环保意识与办公场所层面的低环保意识之间的矛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零点集团针对全国30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进行了“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调查。2010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9.5分,较之2005年(68.1分)和2007年(69.1分)维持稳定局面,但仍未破七,当前大的环保环境和公众环保内驱力还没有达到足以产生变革的度点。可喜的是,西部城市公众环保指数以69.4分紧随东部之后(70.3分),成为2010年环保指数的亮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西部公众主要赢在社会参与型环保的行为率高,高出东部和中部公众10分以上。
由于当前中国政府的行政特征、表现力及公众环保水平的发展阶段,使得我国的公众环保表现出两项内生性矛盾:
矛盾一:73.2%的公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会优先选择环境保护,环保选择具有压倒性优势;另外认为我国环保已经紧迫的公众比例将近九成(86.8%),但在具体环保事项上,公众的环保意识表现不一,人们的高环保意识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层面,如将生活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分别有59.6%和53.7%认为它们是环保行为,而在办公场所和社会参与层面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落实在行为层面上,在20项环保行为中,二分之一的环保行为采取率都在30%以下,尤其是社会参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
矛盾二:对于环保问题的责任归属,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但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满意的比例不及四成(39.4%),尤其是18—25岁的青年(32.8%)及学生(23.8%)。而对此,仍有54.6%的公众对政府工作表示认可。公众表现出的这种矛盾认识正体现出中国公众的政府依赖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不以政府的环保力强弱为基础的。
当然,这几年我国公众环保也表现出一些新的气象,从这些新气象中,我们可以大胆假设未来中国公众环保的两个趋势:
趋势一:在联合国公布的十大环保问题中,46.1%的公众表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关注度仅次于大气污染(72%)和水污染(69.7%),因此,低碳作为减缓气候变暖的最直接行为,将具有更加坚实的公众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活中可以实现低碳的行为方面,如节约水电(64.8%)、购买节能电器(52.7%)等,公众的行为采取率均相对较高。当然,公众低碳时代的到来,需要政府的监管及市场的配合,只有做到三合一,才能让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
趋势二:根据中国环保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61.6%),一直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环保主体中居首,尤其是近年来环保问题严重的西部,这一比例相对更高为65%。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公众不参加环保活动的首要因素都是“没人组织我参加”,这为未来环保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对于18—25岁青年来说,增加环保组织信任度和透明度(分别为25.6%和28.9%)也相对较为迫切。

由“矛盾二”的内容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政府更需要提高环保执行水平,注重环保效率与效果  B: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不满意的比例为60.6%  C:72.3%的公众对政府有依赖习惯  D:政府依赖习惯以政府的积极环保态度为基础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零点集团针对全国30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进行了“中国公众环保指数”调查。2010年中国公众环保指数得分为69.5分,较之2005年(68.1分)和2007年(69.1分)维持稳定局面,但仍未破七,当前大的环保环境和公众环保内驱力还没有达到足以产生变革的度点。可喜的是,西部城市公众环保指数以69.4分紧随东部之后(70.3分),成为2010年环保指数的亮点。进一步研究发现,西部公众主要赢在社会参与型环保的行为率高,高出东部和中部公众10分以上。
由于当前中国政府的行政特征、表现力及公众环保水平的发展阶段,使得我国的公众环保表现出两项内生性矛盾:
矛盾一:73.2%的公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会优先选择环境保护,环保选择具有压倒性优势;另外认为我国环保已经紧迫的公众比例将近九成(86.8%),但在具体环保事项上,公众的环保意识表现不一,人们的高环保意识主要集中在家庭生活层面,如将生活垃圾分类、节约水电等,分别有59.6%和53.7%认为它们是环保行为,而在办公场所和社会参与层面的环保意识相对较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如果落实在行为层面上,在20项环保行为中,二分之一的环保行为采取率都在30%以下,尤其是社会参与方面,环保行动力明显弱化。
矛盾二:对于环保问题的责任归属,72.3%的公众认为应该由政府负责,但对目前我国的环保状况,表示满意的比例不及四成(39.4%),尤其是18—25岁的青年(32.8%)及学生(23.8%)。而对此,仍有54.6%的公众对政府工作表示认可。公众表现出的这种矛盾认识正体现出中国公众的政府依赖习惯,而这种习惯是不以政府的环保力强弱为基础的。
当然,这几年我国公众环保也表现出一些新的气象,从这些新气象中,我们可以大胆假设未来中国公众环保的两个趋势:
趋势一:在联合国公布的十大环保问题中,46.1%的公众表示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关注度仅次于大气污染(72%)和水污染(69.7%),因此,低碳作为减缓气候变暖的最直接行为,将具有更加坚实的公众基础。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生活中可以实现低碳的行为方面,如节约水电(64.8%)、购买节能电器(52.7%)等,公众的行为采取率均相对较高。当然,公众低碳时代的到来,需要政府的监管及市场的配合,只有做到三合一,才能让低碳真正成为一种内在的生活方式。
趋势二:根据中国环保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民间环保组织的数量几年来有明显增加,未来趋势会更明朗,而这依赖于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61.6%),一直在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不同环保主体中居首,尤其是近年来环保问题严重的西部,这一比例相对更高为65%。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公众不参加环保活动的首要因素都是“没人组织我参加”,这为未来环保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然,对于18—25岁青年来说,增加环保组织信任度和透明度(分别为25.6%和28.9%)也相对较为迫切。

最后一段认为,中国公众环保的发展趋势是()。

A:公众对环保组织工作的认可越来越高  B:环保组织的急剧发展  C:公众的环保活动将越来越组织化  D:环保组织的信任度和透明度将越来越高

公路施工期环保监理工作主要有 ( ) 等几个环节。

A:采购环境监测仪器 B:环境保护措施报告表 C:充足的雨水 D:环保措施实施检查 E:现场环境监测

为加强环保工作,莫斯科市组建了“环保警察局” ,被称为“绿色警察”的环保警察已 开始上岗执勤。莫斯科原来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是妇女, 她们在工作中困难重重, 经常遇到威胁恫吓, 难以正常开展工作。 如有人把街上扫的雪整卡车地往莫斯科河倾倒; 有 人在鸟市上贩卖受保护的动物; 有人在河边洗汽车; 有人擅自锯倒窗前的树; 有的部门随意 倾倒垃圾、废料。这些都属于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原来靠环保人员依法劝阻,或收效 甚微或无济于事,现在有环保警察协同她们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

莫斯科市为什么组建环保警察局 ?( )

A: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太多了 B:莫斯科市环境状况太差 C:原来的环保警察太少 D:原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效果不好

为加强环保工作,莫斯科市组建了“环保警察局” ,被称为“绿色警察”的环保警察已 开始上岗执勤。莫斯科原来负责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是妇女, 她们在工作中困难重重, 经常遇到威胁恫吓, 难以正常开展工作。 如有人把街上扫的雪整卡车地往莫斯科河倾倒; 有 人在鸟市上贩卖受保护的动物; 有人在河边洗汽车; 有人擅自锯倒窗前的树; 有的部门随意 倾倒垃圾、废料。这些都属于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原来靠环保人员依法劝阻,或收效 甚微或无济于事,现在有环保警察协同她们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

组建环保警察局可以( )。

A:加大执法力度 B:保护妇女 C:取代原来的环保人员 D:与治安警察一起工作

我们中国人对环保这件事情不能说完全不理不睬,有时候也提到相当的高度予以重视。 可是中国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比如国企改革、住房养老,比如法制建 设、反腐败,问题成堆,都不太顺。事情要分个主要次要,解决问题得一样样来,这样一想 的结果就把环保问题自然而然地放到了次要的地位。 为什么呢?环境保护既是“保护”,那就 必然是一种边缘的东西,因为“保护”总是对弱者的保护,对弱势人群的保护。保护妇女儿 童权益,保护残疾人权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等,都属于被“保护”一类。对一个社会 来讲,他们只是插曲和修饰,无论如何也不会是“主调” 。 在业已形成的这种思维定势下,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广大老百姓觉 得环保这个事情离我们还远着呢, 先吃饱肚子再说; 等到肚子已经吃得很饱了, 大家还是觉 得问题离得很远,继续放黑烟、排污水、砍林木、吃野物,甚至大用特用一次性筷子、一次 性塑料饭盒,搞得森林减少、白色污染泛滥。有些决策者很理直气壮地说环保应该服务于经 济增长这个大局。于是,有些地方大力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粗加工、低效益的项目,环保 部门都没有办法制止。 令人失望的是,在中国环境状况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不仅没有增加, 反而明显地下降了;而许多决策者在对经济发展作出规划时,依然缺少对环保的考虑。

为什么有的决策者不重视环保问题 ?( )。

A:因为现在的污染并不严重 B:因为报纸有关环保的报道太少了 C:因为决策者认为发展经济更重要 D:因为环保部门没有采取有力措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