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2006年我国GDP

其中

总量为

210871亿元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全年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全年进出

口总额

比上年

增长11.1%

109870亿元

76410亿元

17607亿元

比上年

增长24.0%

比上年

增长13.7%

比上年

增长23.8%

材料二:近年来,以东亚为零部件供应方、以我国为加工组装制造基地。以欧美为核心技术研发方和主要市场的全球化产业分工格局逐步形成。据统计,2006年我国对美顺差1442.6亿美元,对欧顺差1005.1亿美元。在我国9691亿美元的出口贸易总额中,加工贸易出口额达5104亿美元,占到52.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约80%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其中大多是欧美企业。我国只赚取较少的加工组装费。因此,有人说“顺差在中国,利润在欧美”。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二谈谈“顺差在中国,利润在欧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2006年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投资、消费、进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经济增长过多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作用发挥不足。

(2)原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因此是顺差。但由于出口铲平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力弱,获得利润少;而欧美国家掌握核心技术和主要市场,因此利润在欧美。

对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创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