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某男,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某女患儿,7岁,3岁发现斜视,5岁经散瞳验光后配戴远视眼镜并治疗弱视,戴镜后眼位偏斜度减小,但未完全屈光矫正。裸眼33cm:+50,Sm:+45;戴镜33cm:+30,5m:+25

对这类型的斜视应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A:只戴全屈光矫正远视眼镜 B:不戴镜,手术矫正眼位 C:戴过矫眼镜 D:戴低矫眼镜 E:戴全屈光矫正远视眼镜后,手术矫正非调节部分斜视度

CT扫描时某断面经第6胸椎体上份。纵隔的结构为出入心底的大血管,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右心耳,食管和胸主动脉。

CT测量右肺动脉心包段管径的理想部位为

A:右肺动脉起始部 B:右肺叶间动脉经上腔静脉与中间支气管之间至肺门 C:左、右主支气管前方右肺动脉 D:右肺上叶支气管前内侧肺动脉 E:右肺门区右肺动脉

CT扫描时某断面经第6胸椎体上份。纵隔的结构为出入心底的大血管,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右心耳,食管和胸主动脉。

行于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的是

A:肺动脉窦 B:上腔静脉 C:气管 D:胸导管 E:肺动脉干

CT扫描时某断面经第6胸椎体上份。纵隔的结构为出入心底的大血管,心包横窦,心包斜窦,左、右心耳,食管和胸主动脉。

CT测量右肺动脉心包段管径的理想部位是

A:左肺叶间动脉 B:中间支气管 C:右上肺静脉 D:左肺下叶动脉 E:右肺叶间动脉

斜飞脉

能引起动脉脉搏波上升支斜率变大的因素有:

A:每搏输出量增加 B:大动脉管壁可扩张性降低 C:外周阻力降低 D:主动脉办狭窄 E:主动脉办关闭不全

能引起动脉脉搏上升支斜率变大的因素有

A:每搏输出量增加 B:大动脉管壁弹性降低 C:外周阻力降低 D:主动脉瓣狭窄 E:外周阻力增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