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2岁。一周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即来院就诊。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个2.5cmx3cm质硬肿块,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一般,同侧腋窝扪及两个可推动的淋巴结。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切除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包括:

A:切除肿块 B:完整切除肿块 C:切除肿块周围1cm的组织 D:切除肿块周围2~3cm的组织 E:腋窝淋巴结清扫 F:胸骨旁淋巴结清扫 G:切除整个乳房 H:胸廓内动,静脉清除

女性,23岁,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两天前右侧乳房胀痛,局部红肿,有硬结,压之疼痛。一天前出现全身乏力,体温升高,遂来院就诊,被诊为急性乳腺炎。

通过评估该病人的哺乳过程,护士发现其可能引起急性乳腺炎的不良习惯是

A:定时哺乳 B:温水清洗乳头 C:婴儿含乳头睡觉 D:保持婴儿口腔卫生 E:授乳后均排空乳汁

初乳( )

A:含碳水化物最高 B:蛋白质,碳水化物及脂肪均最低 C:含脂肪量最高 D:含脂肪量最少而蛋白质量最多 E:蛋白质量较低,而泌乳总量每天最多

过渡乳( )

A:含碳水化物最高 B:蛋白质,碳水化物及脂肪均最低 C:含脂肪量最高 D:含脂肪量最少而蛋白质量最多 E:蛋白质量较低,而泌乳总量每天最多

成熟乳( )

A:含碳水化物最高 B:蛋白质,碳水化物及脂肪均最低 C:含脂肪量最高 D:含脂肪量最少而蛋白质量最多 E:蛋白质量较低,而泌乳总量每天最多

晚乳( )

A:含碳水化物最高 B:蛋白质,碳水化物及脂肪均最低 C:含脂肪量最高 D:含脂肪量最少而蛋白质量最多 E:蛋白质量较低,而泌乳总量每天最多

某女性患者,52岁,一周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即来院就诊。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个2.5cm×3cm质硬肿块,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一般,同侧腋窝扪及两个可推动的淋巴结。

确定乳腺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

A:乳房扪诊 B:乳房钼靶X线摄片 C:乳头溢液的检查 D:活组织切片的检查 E:B型超声检查 F:乳腺导管内镜检查 G:近红外线扫描 H:乳腺导管内镜检查

某女性患者,52岁,一周前洗澡时无意发现左乳房外上方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任何自觉症状,亦未经处理即来院就诊。查体:两侧乳房大小对称,无外形改变,无乳头溢液,左乳外上象限可触及一个2.5cm×3cm质硬肿块,边缘不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一般,同侧腋窝扪及两个可推动的淋巴结。

保留乳房的乳房癌切除术的手术切除范围包括

A:切除肿块 B:完整切除肿块 C:切除肿块周围1cm的组织 D:切除肿块周围2~3cm的组织 E:腋窝淋巴结清扫 F:胸骨旁淋巴结清扫 G:切除整个乳房 H:胸廓内动、静脉清除

某女性患者,46岁,1周前发现有乳外上象限结节,直径约1.5cm,较硬,活动,无压痛,两侧乳腺对称,乳头及皮肤无特殊,两侧腋下均未及淋巴结,患乳无炎症或创伤史,钼靶拍片X线检查发现患乳有细小钙化点。

患者若行保乳手术,后续治疗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规行全乳腺照射 B:全乳腺照射加原发灶局部推量 C:若淋巴结转移或有脉管瘤栓,可先行化疗 D:因患者肿块小,不需要根据ER、PR情况考虑内分泌治疗的可能性 E:导管内癌保乳术后全乳照射可不需原发灶局部推量 F:以上说法均正确

某女性患者,46岁,1周前发现有乳外上象限结节,直径约1.5cm,较硬,活动,无压痛,两侧乳腺对称,乳头及皮肤无特殊,两侧腋下均未及淋巴结,患乳无炎症或创伤史,钼靶拍片X线检查发现患乳有细小钙化点。

保乳术的适应证包括

A:单发病灶 B:肿块<3cm C:妊娠期乳腺瘤 D:病变位于乳晕外 E:患者自愿 F:以上均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