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因“消瘦,食欲减退及右上腹痛”来诊。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大,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AFP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CT:肝内巨大结节,约10 cmx8 cm。肝穿刺组织学: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小梁之间为肝窦样血管,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

肝细胞癌的细胞类型有

A:肝样细胞 B:透明细胞 C:梭形细胞 D:巨细胞 E:泡沫样细胞

患者女,57岁,因“肝炎,肝硬化”行肝移植手术。

肝移植术中无肝期温度下降最明显,主要原因是

A:无肝期肝产热停止 B:全身麻醉 C:植入新肝时冰屑直接覆盖在体腔内 D:部分患者体外循环转流热量丢失 E:出血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我国慢性肝炎患者的主要肝炎病毒类型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患者,男性,60岁。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肝叶切除术后第3天,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少尿等。

肝癌术前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A:给予维生素K B:适量输血和输注白蛋白 C:术前3天口服肠道不吸收抗生素 D:术前晚用肥皂水灌肠 E:全面检查肝功能和凝血功能

某男性患者,52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20余年,近半年感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伴肝区疼痛,消瘦约5kg。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胸部蜘蛛痣一个,肝肋下约2cm,剑突下4cm,质硬,边缘钝,脾肋下2cm,上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ALT120U/L,AST250U/L,AKP65U/L,T-Bili32μmol/L,D-BiLi17μmol/L,A18g/L,G25g/L,Hb100g/L,WBC3.7×10/L,PLT90×10/L。

以下哪种肝病最有可能

A:乙肝后肝硬化 B:原发性肝癌 C:慢性活动性肝炎 D:血吸虫病性肝硬化 E:胆汁性肝硬化 F:肝脓肿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关于肝移植患者的无肝前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指手术开始至门静脉、下腔静脉和肝动脉阻断开始 B:需输注含胶体的液体以减少开腹和腹水引流时的前负荷变化 C: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开腹后尽快输冰冻血浆 D:再灌注前期应积极处理低钾血症 E:除非病情较重一般不需给葡萄糖

某男性患者,49岁,既往乙肝48年。近期乏力,面色晦暗,体重下降,肝大,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腹水,入院诊断为"肝衰竭",欲行肝移植手术。

关于肝移植患者的无肝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阻断肝血流开始到移植物再灌注时结束是无肝期 B:阻断下腔静脉会减少静脉回流50% C:静脉-静脉旁路的风险还包括导管脱落 D:静脉-静脉旁路的风险是气栓、血栓 E:纤溶酶源激活物抑制剂增加

A:上面与膈相触,由镰状韧带分为左、右 2叶 B:脏面有近似 H 形的沟 C:右纵沟前部为胆囊窝 D:出入肝门的结构有肝动、静脉和肝管 E:前下缘(下缘前部)锐利

A:主要(或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B:上界在右锁骨中线平第 4肋 C:出入肝门的结构中无肝静脉 D:方叶位于肝门之后 E:前下缘(或下缘前部)钝圆

肝( )

A:上界与膈起始部一致 B:下界在锁骨中线平 5肋 C:小儿肝前缘可达肋下 23Cm D:门静脉自肝门穿出 E:横沟前方是尾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