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4岁,1周前因牙周脓肿手术后,出现发热,咳嗽,自服抗生素,发热不退。就诊前1 d起咳嗽带血丝,有黄痰,并带有鱼腥味。体检胸部右侧肩胛间区可闻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并伴少量湿性啰音,胸片示右肺中部空洞样病变,内有液平。血常规:白细胞14.2x10
/L,中性0.86。
最合适的抗生素是
A:链霉素 B:青霉素 C:异烟肼 D:SME E:红霉素
患者男,64岁,1周前因牙周脓肿手术后,出现发热,咳嗽,自服抗生素,发热不退。就诊前1 d起咳嗽带血丝,有黄痰,并带有鱼腥味。体检胸部右侧肩胛间区可闻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并伴少量湿性啰音,胸片示右肺中部空洞样病变,内有液平。血常规:白细胞14.2x10
/L,中性0.86。
最合适的抗生素是
A:链霉素 B:青霉素 C:异烟肼 D:SME E:红霉素
女性,35岁,反复发热在37.5~38℃1个月,伴关节肌肉酸痛就诊,查体:Hb88g/L,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心尖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I3级,并有收缩中期喀喇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热待查。对抗生素反应良好,5小时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此时抗生素应用疗程是( )
A:体温正常后3小时可停用抗生素 B:2周 C:4~8周 D:5个月 E:10个月
病历摘要:抗微生物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下列有关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菌谱主要含革兰阴性杆菌,单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链球菌属和厌氧菌常无效 B: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耳,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和过敏反应等 C:胃肠道不易吸收,通常经静脉或肌肉给药 D:与青霉素类药物有协同作用,两者可置于同一输液瓶中同时给药 E:属于浓度依赖型抗生素,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可一天一次给药
某男性患者,29岁,体温39.7℃,寒战,肌肉酸痛,头痛,胸痛放射到肩部-腹部,痰呈脓性,血象白细胞计数15700mm3/μl,中性粒细胞80%,胞质内有毒性颗粒可见,胸部X线可见一叶肺野呈实变的阴影,可确认为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对该病人使用青霉素G钠注射。
关于该类抗生素抗菌作用原理,以下说法哪些是不对的
A: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 B:本类抗生素为繁殖期杀菌药 C:与β-内酰胺酶结合使其失活 D: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造成细胞壁缺损,致使细胞壁破裂而死亡 E:本类抗生素为静止期杀菌药 F:本类抗生素有效抗菌浓度时,对人体细胞几无影响
多肽类抗生素()。
A:阿奇霉素 B:克林霉素 C:氨苄西林 D:替考拉宁 E:多西环素
患者女性,35岁,因“服用头孢类抗生素5日后出现发热、斑丘疹”来诊。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头孢类抗生素,5日后发热,躯干及四肢近端出现充血性斑丘疹,尿量正常。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白细胞10~15个/HP,尿红细胞5~9个/HP。
首选治疗措施是()
A: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应用泼尼松30~40mg B: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口服泼尼松60mg C: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使用免疫抑制剂 D: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E:停用头孢类抗生素 F:换用其他广谱抗生素
患者女性,35岁,因“服用头孢类抗生素5日后出现发热、斑丘疹”来诊。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头孢类抗生素,5日后发热,躯干及四肢近端出现充血性斑丘疹,尿量正常。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实验室检查:尿蛋白(+),尿白细胞10~15个/HP,尿红细胞5~9个/HP。
首选治疗措施是()
A: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应用泼尼松30~40mg B: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口服泼尼松60mg C: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使用免疫抑制剂 D:停用头孢类抗生素及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E:停用头孢类抗生素 F:换用其他广谱抗生素
男,54岁。发热2周余,体温37.5~38.2℃,未使用抗生素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病史。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上有赘生物。
该患者首选的抗生素是
A:青霉素 B:萘夫西林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万古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