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儿,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

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

A:调节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残余性内斜视 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男性,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某男,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的这种内斜属于

A:正常AC/A型内斜视 B:低AC/A型内斜视 C:高AC/A型内斜视 D:外展不足型内斜视 E:先天性内斜视

某男,9岁,3岁发现内斜视,第一眼位:33cm:裸眼:+55,戴镜:+30,5m:裸眼:+50,戴镜:+25,验光后配戴中度远视眼镜。

该病例剩余的内斜度应

A:配戴过矫眼镜 B:手术矫正 C:缩瞳剂点眼 D:散瞳剂点眼 E:门诊观察

小儿,5岁,发现内斜视半年,裸眼视力右0.3,左0.7。验光结果右眼+3.50D→0.3,左眼+3.50D→1.0。

患儿散瞳前检查斜视度为20°,散瞳后眼位为正位,应诊断为

A:调节性内斜视 B:非调节性内斜视 C: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D:残余性内斜视 E:进一步检查,才可确定

男患儿,4岁,因"双眼交替向内偏斜1年余"就诊。患儿家长诉约1年半前开始发现患儿双眼交替向内偏斜,左眼较明显,偶尔也出现右眼偏斜。角膜映光法习惯右眼注视,左眼反光点位于颞侧瞳孔缘,左眼注视情况类似。遮盖试验均可见非遮盖眼眼球由内向外运动。眼球运动基本正常。

如果该患儿行视野弧检查发现视远时斜视角小于视近时斜视角,裸眼视力OD1.5,OS0.9,行阿托品散瞳验光结果:OD+2.50DS+0.50DC×900°→1.5,OS+2.50DS+0.50DC×10°→1.0。以下哪些处理方法合适

A:直接行手术矫正斜视 B:因裸眼视力佳,暂时观察,不需要配镜,待斜度稳定行手术治疗 C:复光后予足度配镜,嘱患儿坚持戴镜 D:戴镜1个月后初次复诊 E:戴镜1年后初次复诊

某男性患者,69岁,患中风1年,仍患侧手足浮肿,语言謇涩,口眼喎斜,面色暗淡无华,舌苔薄白,脉细涩无力。治疗应首选

A:镇肝熄风汤 B:牛黄安宫丸 C:补天大造丸 D:补阳还五汤 E:大补元煎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黯淡,苔白,脉缓无力,治宜选用()

A:血府逐瘀汤 B:补阳还五汤 C:大秦艽汤 D:大定风珠 E:温经汤

症见“口眼喎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治宜首选()

A:补阳还五汤 B:大秦艽汤 C:玉真散 D:镇肝熄风汤 E:牵正散

治疗中风后气虚血滞,经络不利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者宜选用:

A:天麻 B:全蝎 C:蜈蚣 D:地龙 E:僵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