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20日某中学134名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经调查20日中餐供应的豆角炒肉为可疑污染食品,经细菌培养,从该食物中分离出痢疾杆菌,对该校食堂工作人员进行大便细菌培养,从厨师李四大便中分离出同血清型痢疾杆菌。
痢疾杆菌是本次食物中毒的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者 D:传播因素 E:影响因素
确诊痢疾的依据是
A:黏液脓血便 B:血压下降 C:夏秋季急性起病,高热 D:腹泻,呕吐 E:大便检查发现痢疾杆菌
男性,42岁。间歇性腹泻2月余,发作时每天大便5~6次,伴腹胀,腹痛,大便多呈水样便,常有血性粘液,具腥臭味,拟诊为普通型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主要病变部位在
A:降结肠,直肠和乙状结肠 B:盲肠,升结肠和直肠 C: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 D: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 E:阑尾和回肠末端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
A:89% B:0.3% C:1.2% D:90% E:75%
痢疾杆菌是否引起细菌性痢疾取决于
A:痢疾杆菌属哪一群 B:痢疾杆菌内毒素 C:痢疾杆菌外毒素 D:痢疾杆菌肠毒素 E:痢疾杆菌对肠黏膜有无侵袭力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
A:89% B:0.3% C:1.2% D:90% E:75%
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
该研究中疫苗对细菌性痢疾的保护率是
A:89% B:0.3% C:1.2% D:90% E:75%
痢疾杆菌引起细菌性痢疾取决于()
A:痢疾杆菌属的种群 B:痢疾杆菌外毒素 C:痢疾杆菌对肠黏膜有无侵袭力 D:痢疾杆菌内毒素 E:痢疾杆菌肠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