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子油中毒是指棉子中含的____类引起的,这些物质存在于____

A:棉子酸,粗制棉子油中 B:棉子酸,棉子、棉子饼粕及粗制棉子油中 C:棉酚,粗制棉子油中 D:棉酚,棉子、棉子饼粕及粗制棉子油中 E:棉子酸,棉壳中

痰中出现石棉小体,说明()

A:患有石棉肺 B:患肺癌 C:患胸膜间皮瘤 D:是石棉作业工人 E:接触过石棉

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 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茶叶产量162万吨,增产9.9%。 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下降0.8%。禽蛋产量2811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 全年水产品产量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

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棉花平均亩产量与2010年相比:

A:粮食有所提高,棉花有所降低 B:粮食有所降低,棉花有所提高 C:两者均有所降低 D:两者均有所提高

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甘肃省酒泉市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棉花的地区之一。2004年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6.0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棉花已成为带动酒泉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手段,已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棉花生产有了较快发展。棉花种植面积由1983年的10.54万亩发展到2003年的58.74万亩,增长4.57倍,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由1983年的6.45%上升到2003年的30.8%;棉花总产量(皮棉)由1983年的0.65万吨增加到2003年的6.67万吨,增长9.26倍。通过多次更新更换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双株双层、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地促进了棉花单产的提高。1983年棉花平均单产为61.67公斤/亩,1993年为76.62公斤/亩,2003年达到113.55公斤/亩。20世纪80年代初,全市五个农业县(市)有40多个乡(镇)种植棉花。随着种植结构不断调整,棉花生产逐步向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基础好、产量水平高的优势区域集中。2003年,金塔、敦煌、安西三个植棉县(市)的棉花种植面积之和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92.53%和75.02%,总产量分别占全市和全省棉花总产量的91.25%和77.02%。

根据上述资料,不是酒泉市的棉花生产特点的是()。

A: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加 B:科技投入增加,单产增高 C:布局逐步优化,集中度提高 D:品种不断增加,品质不断改善

蚕丝之于(    )相当于棉花之于(    )

A:珍贵——采摘 B:村庄——盛开 C:丝绸——棉被 D:春蚕——城池

蚕丝之于()相当于棉花之于( )

A:珍贵——采摘 B:村庄——盛开 C:丝绸——棉被 D:春蚕——城池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小题。2014年全国棉花播种面积4219.1千公顷,比2013年减少29%。棉花总产量616.1万吨,比2013年减产2.2%。

关于2014年棉花生产情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2017增]

A:山东棉花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为全国第二 B:河南棉花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湖南 C:全国播种面积比2013年多126千公顷 D: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蚕丝之于()相当于棉花之于( )

A:珍贵——采摘 B:村庄——盛开 C:丝绸——棉被 D:春蚕——城池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