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中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W材料12月月初结存为零。 甲公司2013年12月发生的有关W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 (1)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1000万元,检验完毕后W材料验收入库。 (2)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300吨。 (3)12月8日,从丙公司购入W材料19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8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411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4)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600吨。 (5)12月12日,发出W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6)12月15日,从丁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7)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1500吨。假定:甲公司领用W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13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关于甲公司12月份领用W材料和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12300万元 B: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24600万元 C: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的W材料的成本为55400万元 D:月末结存W材料的成本为87000万元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2012年12月初,A材料账面余额90000元,该企业12月份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5月,购入A材料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300000元,增值税税额51000元,购入该种材料发生保险费1000元,发生运输 费4000元(已取得运输发票),运输过程中发生合理损耗10千克,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均已通过银行付清,运输费用的增值税扣除率7%。 (2)15日,委托外单位加工B材料(属于应税消费品),发出B材料成本70000元,支付加工费20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 3400元,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为10000元,材料加工完毕验收入库,款项均已支付,材料收回后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3)20日,领用A材料60000元,用于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办公楼的日常维修,购入A材料的支付的相关增值税税额为10200元。 (4)31日,生产领用A材料一批,该批材料成本15000元。

根据资料(1),下列各项中,关于甲企业采购A材料的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

A: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5000元 B: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为304720元 C: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科目的金额为51000元 D: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科目的金额为51280元

根据材料的特性,适应于直达供应的是()

A:专用材料 B:通用材料 C:辅助材料 D:工具

压电材料是()材料。

A:绝缘 B:导体 C:半导体 D:电介质材料

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2017年4月1日,原材料结存2000千克,计划成本为每千克 5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2017年4月份发生的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 (1)4月12日,北方公司持银行汇票600000元购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80000元,增值税税额81600元, 对方代垫包装费和运输费8400元(不考虑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 银行。 (2)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千克。 (3)4月30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10000元。

关于4月12日购入原材料的入账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是500000元 B:记入“原材料”科目的金额是497500元 C: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金额是8400元 D: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金额是-9100元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初有关核算资料如下: “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4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贷方余额为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均为甲材料)。201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6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购入甲材料404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即期初材料采购全部入库。 (2)6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运费1000元(不含税,按照11%计算增值税),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6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6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假设甲材料本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为72000元。

关于资料(3),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合理损耗不影响原材料的单位成本 B:合理损耗应计入实际采购成本中 C:合理损耗金额应由运输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D:原材料入账金额为79600元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3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3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 (3)10日,从丙公司购入材料3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7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69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且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4)15日,从丁公司购入材料4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88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496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5)6月份,甲企业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总计为8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材料(3),下列各项中,甲企业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借:原材料 60000贷:材料采购 60000 B:借:原材料 6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0200贷:应付账款 70200 C:借:材料采购 5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贷:银行存款 66690 D:借:材料采购 3000贷:材料成本差异 3000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企业生产主要耗用一种原材料,该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计划单位成本为每千克20元,2013年6月初,该企业“银行存款”科目余额为300000元,“原材料”和“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余额分别为30000元和6152元,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5日,从乙公司购入材料5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9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5300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2)8日,从乙公司购入的材料到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短缺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按实际数量入库。 (3)10日,从丙公司购入材料3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57000元,增值税税额为969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并且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4)15日,从丁公司购入材料4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88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496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款项尚未支付。 (5)6月份,甲企业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总计为84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期初资料和资料(1)至(4),甲企业“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额为269000元,下列关于材料成本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3.77% B:“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8000元 C:当月材料成本差异率为0.8% D:“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19000元

甲公司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发生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6年12月1日,M材料库存数量为5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生有关存货业务如下:   (1)2日,以面值为250000元的银行汇票购买M材料800千克,每千克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为250元,价款共计20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由销货方代垫运杂费3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验收入库,银行汇票多余款项通过银行退回并已收妥。   (2)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M材料3000千克,并验收入库,同时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投资合同约定该批材料不含增值税价格为600000元,与公允价值相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为102000元,乙公司在甲公司注册资本中享有份额的金额为580000元。   (3)31日,发料凭证汇总表中列明M材料的耗用情况如下,生产产品领用1600千克,车间管理部门领用300千克,行政管理部门领用20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100千克。   (4)31日,财产清查中盘亏M材料的成本为15000元,相应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550元,经查属于材料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按规定由其赔偿6000元,其他损失由公司承担,款项尚未收到。   要求:   依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2017年)

根据材料(4),下列各项中,甲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应收账款增加6000元 B:原材料减少15000元 C:其他应收款增加6000元 D:管理费用增加15000元  

A公司属于制造企业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17%,2018年10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日,从B公司购入生产用原材料一批,价款为300万元。货到后A公司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要求B公司给予10%的销售折让(考虑增值税)。B公司同意并办妥了相关手续,款项尚未支付。   (2)3日,A公司所在地区发生台风,由于仓库倒塌,导致上月购入的一批价值100万元的原材料毁损,该批原材料购入时的进项税额是17万元。   (3)5日,将自产产品一批,无偿捐赠给某希望高中,该批产品的市场价格是20万元,成本是16万元。   (4)30日,在应付财务经理的工资中,扣除上月公司代垫的应由其本人负担的医疗费0.5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根据资料(2),针对台风造成的原材料毁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批准处理前,应该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 B:在批准处理后,应该将相关的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C:该批材料的进项税额17万元不需要转出 D:应该将该批材料的进项税额17万元转出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