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某月某日,某市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一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经事故调查确认: (1)该仓库立项,设计,施工以及消防验收时都报为"干杂品仓库"。使用单位启用后,擅自存放危险化学品。 (2)仓库内长期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不同物品混装情况严重。 (3)事发时,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硫化碱)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储运公司编制虚假申请报告,市公安局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未按规定严格审查,便颁发"许可证"。使其在不具备国家规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安排取决于( )等。
A:危险化学品密度 B: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 C:容器类型 D:消防要求
作为经典的测序技术,化学降解法是基于碱基的特异性化学切割,采用不同的化学修饰试剂进行修饰并经主链断裂试剂的取代作用,可使DNA链发生特异性的断裂。
以肼作为化学修饰试剂的分子断裂位点为
A:G B:G和A C:C和T D:C E:G和C
化学灭菌法
A:在干燥环境中进行灭菌的技术 B:用__饱和水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C:常压下用100℃流通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D:将待灭菌物置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 E: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灭的方法
化学配伍变化
A:包括物理,化学与药理方面的变化 B:析出沉淀,分层,潮解,液化和结块以及分散状态和粒径的变化 C:可观察到变色,浑浊,沉淀,产气和发生爆炸等 D:溶剂组成,pH值的改变,缓冲剂,离子和盐析作用,配合量,混合顺序和反应时间等 E:不宜与注射剂配伍的输液有血液,甘露醇及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
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性质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 E: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
1946年秋美国的洛杉矶由于汽车排出的尾气在太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兰色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当地居民带来健康危害。
光化学烟雾形成的阶段包括
A:自由基传递阶段 B:终结阶段 C:自由基减少阶段 D:起始阶段 E:反应阶段 F:自由基形成阶段 G:自由基氧化阶段
临床化学是研究
A:人体器官、组织、体液是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B:动物疾病模型的器官、组织、体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C:细胞培养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D:病原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E:环境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