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65岁。因肺癌住院治疗,使用头孢噻肟钠和利巴韦林抗感染,第5天出现发热(39℃),腹痛,腹泻。大便培养:真菌感染。
真菌引起的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毛霉菌 B:隐球菌 C:光滑念珠菌 D:白色念珠菌 E:李斯特菌
哪种真菌属于浅部感染真菌
A:白假丝酵母菌 B:黄曲霉菌 C:毛癣菌 D:毛霉菌 E:新生隐球菌
以下真菌中不是双相真菌的是
A:申克孢子丝菌 B:荚膜组织胞浆菌 C:卡氏枝孢霉 D:皮炎芽生菌 E:粗球孢子菌
对于不同的标本类型及真菌种类,培养基的选择是分离培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常用真菌培养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沙保弱葡萄糖琼脂可作为真菌初次分离培养基 B:抑制霉菌琼脂可用于一些二相性真菌霉菌——酵母转变 C:DTM琼脂可用于皮肤真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D:察氏培养基是鉴定曲霉菌属的参考培养基 E:产色培养基中添加氟康唑有利于检测氟康唑的耐药性
真菌感染
A:重要的医源性感染途径 B: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易导致 C:组织细菌含量<10
CFU/g组织 D:病原菌侵入到邻近的活组织当中,伴有全身症状 E:血培养阳性
某女性患者,7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
关于抗真菌治疗,下列观点对的是
A:临床确诊真菌感染,立即予以抗真菌目标治疗 B:抗真菌治疗首选氟康唑类药物 C:临床拟诊真菌感染,予以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D:临床诊断真菌感染,需行抢先治疗 E:根据痰培养结果,可确诊真菌感染,予预防性抗真菌药物 F:抗真菌治疗疗程为2~4周
引起白癣的真菌多为()
A:许兰毛癣菌 B:断发毛癣菌 C:石膏样小孢子菌 D:犬小孢子菌 E:羊小孢子菌
粪便真菌()
A:不易见于正常粪便中 B:容器污染所致 C:粪便显露室温下过久污染所致 D:真菌孢子直径3~5μm,椭圆形,有较强的折光性 E:革兰染色阴性,大都有菌丝
引起黄癣的真菌为()。
A:石膏样小孢子菌 B:犬小孢子菌 C:断发毛癣菌 D:许兰毛癣菌 E:铁锈色小孢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