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0岁,咳嗽,咳痰史10多年,每年持续3月以上,活动后气急2年,病情加重3天,呼吸困难,查体:双肺叩诊过清音,听诊双肺干湿啰音。
提示:胸片示:右肺中叶大片状实变影,血常规示:WBC:14.2x10
/L,N:84%,心脏超声:右室流出道31mm 提问:目前作何诊断
A: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急性发作期 B:肺炎 C:肺栓塞 D: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E:心源性哮喘 F:肺癌
患者男,40岁,因“发热,头痛,咳嗽2 d”于2003年2月10日来诊。2 d前开始出现发热,头痛,关节,肌肉酸痛,乏力,胸闷,咳嗽,咳少量血丝痰。查体:T 40.1 ℃;右肺可闻及少许湿性啰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实验室检查:血RBC 4.7x10
/L,WBC 3.1x10
/L,PLT 80x10
/L;尿蛋白(-);ALT 95 U/L,AST 114 U/L。胸部X线片:右肺中叶局灶性炎症。)
A:肺结核 B:SARS C:流行性感冒 D:败血症 E:支气管炎 F:真菌感染
中叶肺不张
A:横S征 B:肺叶膨隆征 C:半影片 D:肺尖空气帽征 E:鸟喙征
某男性患者,30岁,胸部不适,肺通气显像正常,肺灌注显像可见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前、后基底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和前段、左肺下叶显像剂分布不均匀性稀疏改变,考虑可能为
A:肺动脉栓塞 B:肺部感染 C:肺部肿瘤 D:肺水肿 E:肺气肿
某女性患者,44岁,体检时CT发现右肺中叶内侧段1.0cm×1.2cm结节,无分叶及毛刺征,邻近无胸膜牵拉征。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畏寒、发热及盗汗。既往有糖尿病史,否认结核病史。一直从事会计工作。查体:体温36.6℃,呼吸18次/分。血常规:WBC6.2×10
/L,N61.4%,L25.6%,PPD(1:2000)试验:(-),ESR35mm/L,血CEA57,9μg/L,NSE7.Sμg/L。
该患者即行右肺中叶切除,术后病理支持肺癌诊断,术后未行放、化疗。3个月后复查
F-FDG PET/CT示近右肺门金属银夹影处及周边可见局灶性浓聚影,为排除由于CT衰减校正时过度补偿所致PET伪影,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增加
F-FDG注射剂量,再次
F-FDG PET/CT显像 B:重新
F-FDG PET/CT显像 C:增大PET/CT显像时CT扫描电流、电压 D:加做CT增强扫描 E:比较PET衰减校正图与PET非衰减校正图
某男性患者,31岁,胸部不适,肺通气显像正常,肺灌注显像可见右肺上叶后段、右肺中叶、右肺下叶前、后基底段、左肺上叶尖后段和前段、左肺下叶显像剂分布不均匀性稀疏改变,考虑可能为
A:肺动脉栓塞 B:肺部感染 C:肺部肿瘤 D:肺水肿 E:肺气肿
某男性患者,27岁,发热2天,最高38.5℃,铁锈色痰,胸部CT右肺中叶实变影。应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肺炎链球菌肺炎 C: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D:支原体肺炎 E:军团菌肺炎
某男性患者,68岁,右肺中叶肺癌,拟开胸行右肺中叶切除术。该患者咳嗽、咳痰(每日约50ml)2个月,体重下降,有吸烟史40年。
侧卧位纯氧单肺通气时,改善氧合最有效的措施为
A:健侧肺低压PEEP B:充分肌松使胸-肺顺应性增大 C:暂时性钳闭患侧肺动脉 D:健侧肺用IPPV,患侧肺间断膨胀 E:增加健侧肺通气量
男性,26岁。发热2天,最高38.5℃,铁锈色痰,胸部CT右肺中叶实变影。应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肺炎链球菌肺炎 C: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D:支原体肺炎 E:军团菌肺炎
指出不是右肺中叶不张的 X线表现:
A:右心缘第二弓消失 B:水平叶间裂下移 C:底向前下方呈三角形 D:位于心后与脊柱重叠 E:三角形尖指向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