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5岁。主诉腹胀,4天未排便,触诊腹部较硬且紧张,可触及包块,肛诊可触及粪块。
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是
A:3~6cm B:7~10cm C:11~13cm D:14~16cm E:18~20cm
6岁女孩,因肛门及会阴部瘙痒,夜间为重就诊。患儿近来常有睡眠不安,夜惊常搔抓肛门周围及会阴部,伴有尿急,排尿次数增多且疼痛。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肛周,会阴部,生殖器有抓痕,皮肤破溃,其他未见异常。血常规及尿常规未见异常。
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泌尿系感染 B:阴道炎 C:蛲虫病 D:湿疹 E:肛门瘙痒症
某女性患者,36岁,肛周反复流脓半年,脓质稠厚,肛门胀痛,肛旁截石位10点距肛缘2厘米有一溃口,舌红,苔黄,脉滑。
如始确诊为肛瘘,其内口最有可能位于
A:截石位6点肛隐窝处 B:截石位9点肛隐窝处 C:截石位10点肛隐窝处 D:截石位3点肛隐窝处 E:截石位7点肛隐窝处
某女性患者,27岁,走便2~3日一行,质干硬,因肛门疼痛~周就诊。检查时见截石位12点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创面底浅色鲜红。舌红,脉弦数。
该患者未坚持治疗,两个月后再次就诊时发现原肛管裂口加深,边缘呈"缸口"增厚。此时诊断考虑
A:陈旧性肛裂 B:早期肛裂 C:结核性溃疡 D:肛窦炎 E:肛瘘
肛腹诊多用于
A:未婚、处女膜闭锁的检查 B:做宫颈刮片及阴道涂片 C:弥补双合诊不足的检查 D:妇科检查最常用的方法 E:可了解前倾子宫情况
某女性患者,36岁,肛周反复流脓半年,脓质稠厚,肛门胀痛,肛旁截石位10点距肛缘2厘米有一溃口,舌红,苔黄,脉滑。
如经确诊为肛瘘,其内口最有可能位于
A:截石位6点肛隐窝处 B:截石位9点肛隐窝处 C:截石位10点肛隐窝处 D:截石位3点肛隐窝处 E:截石位7点肛隐窝处
某女性患者,29岁,大便2~3日一行,质干硬,因肛门疼痛一周就诊。检查时见截石位12点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创面底浅色鲜红。舌红,脉弦数。
该患者未坚持治疗,两个月后再次就诊时发现原肛管裂口加深,边缘呈"缸口"增厚。此时诊断考虑
A:陈旧性肛裂 B:早期肛裂 C:结核性溃疡 D:肛窦炎 E:肛瘘
患儿,男性,5天。生后无胎便排出,伴呕吐,逐渐出现哭闹、腹胀。查体:腹胀,可见肠型,未触及肿物,会阴部有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肛门指诊最可能发现的情况是
A:肛门狭窄,直肠内较多大便 B:直肠内触及可回缩肿物 C:有裹手感,拔出手指大便喷射而出 D:直肠内有出血 E:大量稀便排出
某女性患者,24岁, 主因恶心、呕吐、便次增多半年,尿频4个月入院。查体:体型消瘦,体重指数 14.52 kg/m,口腔颊部可见2处口腔溃疡。心、肺(-),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弱,2次/min,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肛诊(-)。
此时考虑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入院后1周患者突发腹胀、全腹痛,查体:中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听诊肠鸣音消失。急查:胰腺功能:AMYL 149 U/L,LIPA 1 617 U/L;腹部B型超声:胰腺增大并回声不均,胰腺炎?肝回声不均,肝外胆管扩张;胆囊壁增厚,胆囊内胆汁淤积;脾略大。)
A:急性胆囊炎 B:IBS C:胆源性胰腺炎 D:急性肠梗阻 E:急性腹膜炎 F: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G: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腊肠犬,雌性,8 岁,不愿挪步,行动困难,不愿让主人抱。精神欠佳,食欲下降,腹围稍 增大,尿失禁,肛门反应迟钝。触诊腰部皮肤紧缩,痛叫。
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是
A:腹部B超检查 B:腹部X线检查 C:胸腰段X线检查 D:膀胱穿刺 E:尿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