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
/L,Hb40g/L,WBC2.8x10
/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
/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
/L,Hb40g/L,WBC2.8x10
/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
/L
患者红细胞参数可能会出现
A:MCV正常,RDW增高 B:MCV,RDW均正常 C:MCV增高,RDW增高 D:MCV降低,RDW正常 E:MCV降低,RDW增高
女性,26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x10^12/L,白细胞5.5x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25x10^9/L。
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31岁,皮肤紫斑,流鼻血.齿龈出血4年。斑色青紫,时发时愈,稍劳或碰撞尤甚,月经量多,每次持续10~14天,时伴有头晕.乏力.心悸.气促.食欲不振,夜寐不宁,面色萎黄,舌质淡,脉细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4.2×10 9/L,中性粒细胞71%,红细胞计数2.80×10 12/L,血红蛋白88g/L,血小板计数4.2×10 9/L。
提示: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功能差,个巨核细胞中颗粒型巨核细胞只占只,产血小板巨核细
A:过敏性紫癜 B:营养不良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继发性失血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F: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某女,25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
/L,白细胞5.5×10
/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
/L。
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27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
/L,白细胞5.5×10
/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
/L。
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27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
/L,白细胞5.5×10
/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
/L。
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某女性患者,27岁,间歇性牙龈出血伴月经过多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6×10
/L,白细胞5.5×10
/L,分类正常,血小板25×10
/L。
若骨髓穿刺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31,颗粒巨核细胞及以上阶段的原始巨核细胞或幼稚巨核细胞明显增生,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明显减少。则最符合的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