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7岁,因发热10天,伴精神委靡,纳差,腹胀,大便稀糊状,每日2次,经当地治疗效果欠佳。体检:体温39.5℃,神清,表情淡漠,胸背皮肤有散在性5个玫瑰色斑丘疹,压之退色,心,肺无异常,腹软,略胀,肝肋下3.5cm,脾肋下2.0cm。
可能的血常规表现是
A:WBC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B:WBC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变异淋巴细胞>10% C:WBC正常,分类无异常 D:WBC偏低,嗜酸性细胞减少或消失 E:WBC正常或偏低,以淋巴细胞为主
某女性患者,38岁,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2天。查体:体温38℃,血压120/70mmHg,咽部充血明显,双肺呼吸音稍粗,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稍粗,血常规白细胞13.4×10
/L,中性91%。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2天后体温下降,症状改善,继续用药1天后再次发热38.7℃、周身出现充血性斑丘疹、关节疼痛,并出现尿量进行性减少,偶有肉眼血尿,水肿、恶心呕吐。
检查结果血常规白细胞11.9×10
/L,中性78%,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5~30个/HP,红细胞45~50个/HP,血Cr728μmol/L。B超示双肾增大。临床确诊有意义的检查是
A:药物过敏试验 B: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C:肾活检病理检查 D:尿红细胞畸形率检查 E:肾脏放射性核素检查 F:尿细菌培养
血常规化验中与营养相关的项目包括()
A:红细胞计数 B:血红蛋白浓度 C:白细胞计数 D:白细胞分类 E:血小板计数
4、女,32岁,2天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冷发热39℃,腰痛,化验尿常规脓细胞成堆,红细胞(+),血常规白细胞14×109/L,中段尿细菌培养大肠杆菌菌落计数14×105/ml。
该患者化验尿常规检查可见
A:白细胞管型 B:红细胞管型 C:大量蛋白尿 D:上皮细胞管型 E:颗粒管型
血常规全血细胞减少见于
A: 缺铁性贫血 B: 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肾性贫血 D: 溶血性贫血 E: 急性白血病
母犬 6 岁未绝育,一月来腹部逐渐变大,常有尿意,食欲不振,饮水增加,体温 39.1℃, 腹部 B 超检查,发现膀胱不膨隆,腹部内有多个大的液性暗区,有些暗区以管腔壁样结构分隔。
血常规检查时,最可能的变化是
A:白细胞增加,核左移 B:白细胞增加,核右移 C:白细胞减少,核左移 D:白细胞减少,核右移 E:中性粒细胞增加,核右移
德国牧羊犬,雌性,7 月龄,未免疫。体温 40.5℃,精神沉郁,眼和鼻有脓性分泌物,鼻镜 干燥,足垫硬实。
该病例血常规检查的特征为
A:白细胞总数增多 B:白细胞总数减少 C:中性粒细胞增加 D:血小板减少 E: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门诊就诊,10岁,女患儿,干咳4天,伴胸痛,发热3天,体温37.5℃,双肺未闻及中小水泡音,血常规,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65%,X线正位片示:右下肺片状阴影,为诊断应首选哪项检查
A:OT试验 B:ESR C:血常规 D:冷凝集试验 E:嗜异凝集试验
关于伤寒患者血常规的变化,正确的是
A: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B: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D: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E: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患者腹泻和便秘交替,血常规正常,还需要什么合适的检查
A:结肠镜 B:腹平片 C:CT D:便常规 E: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