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9岁,因心悸气促5天入院。既往有心脏病史。体检:心率200次/分,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伴震颤,P2亢进。
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应考虑为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二尖瓣关闭不全 F:三尖瓣关闭不全 G:动脉导管未闭 H:肺动脉瓣狭窄
患儿男,7岁,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III~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此患儿胸骨左缘第3~4肋间的III~Ⅳ级全收缩期吹风样粗糙杂音产生的机制是
A:血流通过缺损口产生 B:相对的肺动脉瓣狭窄 C:相对的左房室瓣狭窄 D:相对的右房室瓣关闭不全 E:相对的主动脉瓣狭窄
某男,33岁。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有时出现晕厥。查体: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评估患者时,该患者可出现的心脏体征有
A: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第一心音减弱 C:心尖搏动弥散 D:第二心音减弱 E:心尖搏动局限 F: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4岁患儿,生长发育正常,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2/6级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卧位较坐位响亮。最可能的诊断是( )
A:室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生理性杂音 E:肺动脉狭窄
患者男性,32岁。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有时出现晕厥。查体: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评估患者时,该患者可出现的心脏体征有()
A: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B:第一心音减弱 C:心尖搏动弥散 D:第二心音减弱 E:心尖搏动局限 F: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孕妇心尖区可闻及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的原因
A:血容量增加,血流加速,心脏移位使大血管扭曲 B:血容量增加,且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 C:妊娠期盆腔血液回流,至下腔静脉血容量增加,子宫右旋 D:孕妇长时间仰卧位,回心血量减少,心搏量降低,血压下降 E:妊娠期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增加,铁摄入量相对减少
患者男性,32岁。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有时出现晕晕厥。查体: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并可闻及粗糙而响亮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评估患者时,该患者可出现的心脏体征有()。
A:心尖搏动弥散 B: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C:第一心音减弱 D:胸骨左下缘和心尖区可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E:心尖搏动局限 F:第二心音减弱
某妇女,孕2个半月,常规例行产前检查, T36.1℃,R19次/分,
P72次/分,BP120/78mmHg ,两肺呼吸音清,心脏叩诊不大,心率 72次/分,
胸前区3~4肋间可闻及4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提示:孕妇孕期平顺,现孕 37周,近5天来活动后心悸,轻度气短,休息时
无症状,查体T36.2℃,R21次/分,P72次/分,BP125/80mmHg ,两肺呼吸音
清,心脏叩诊不大,心率72次/分,胸前区3~4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吹风样
杂音。宫高32cm,腹围98cm,胎位左枕前,胎心 145次/分。NST反应型,骨
盆检查未见异常,宫颈软,居中,颈管长 0.5cm,宫口容一指。超声提示:胎儿
双顶径9.0cm,股骨长6.9cm,羊水指数11.2cm。该病人目前该做何处理 ( )
A:住院治疗 B:行剖宫产术 C:等待自然宫缩后住院分娩 D:静点催产素引产 E:米索前列醇引产 F:嘱一周后住院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