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经常餐后3~5 h心悸,多汗,饥饿感,进餐后缓解。空腹血糖8.3 mmol/L,尿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性低血糖 B:糖尿病 C:胰岛素瘤 D:胰岛细胞增生症 E: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某I2型糖尿病患者,体态肥胖,"三多一少"症不明显,血糖偏高,长期采用饮食控制,休息,口服降血糖药,但血糖仍高。
你考虑患者可选择服用下列哪种降糖药
A:甲苯磺丁脲(D860) B:甲福明(二甲双胍) C:格列奇特(达美康) D:格列吡嚎(美吡达) E:格列喹酮(糖适平)
某男性患者,45岁,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经常餐后3~5 h心悸、多汗、饥饿感,进餐后缓解。空腹血糖8.3 mmol/L,尿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瘤 B:胰岛素性低血糖 C:糖尿病 D:胰岛细胞增生症 E: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某女性患者,47岁,反复发作心悸、出汗、饥饿感伴双下肢软弱无力,进食后症状缓解。
如进行48~72小时饥饿试验时,有低血糖症状或血糖为多少时可终止试验
A:<3.4mmol/L B:<3.3mmol/L C:<3.2mmol/L D:<3.1mmol/L E:<3.0mmol/L
患者,男,66岁。体检时发现血糖高前来就诊,有磺胺药过敏史,体型肥胖。医师处方二甲双胍片(0.5g,tid)控制血糖。
该患者复诊发现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升高,单药控制未达标,建议联合应用的降糖药是( )。
A:格列喹酮 B:格列苯脲 C:胰岛素 D:阿卡波糖 E:罗格列酮
患者男性,45岁,因“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来诊。患者餐后3~5小时出现心悸、多汗,有饥饿感,进餐后缓解。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8.3mmol/L,尿糖阳性。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瘤 B:胰岛素性低血糖 C:糖尿病 D:胰岛细胞增生症 E: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患者男,45岁,肥胖7年,口渴多饮2个月,经常餐后3~5 h心悸、多汗、饥饿感,进餐后缓解。空腹血糖8.3 mmol/L,尿糖(+)。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胰岛素瘤 B:胰岛素性低血糖 C:糖尿病 D:胰岛细胞增生症 E:2型糖尿病,反应性低血糖
患者,男,63岁,2型糖尿病病史20年,现服用二甲双胍0.5g,一日3次,阿卡波糖0.19.一日3次。罗格列酮4mg,一日1次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冠心病病史5年,心功能I级,轻度肾功能不全,长期服用贝那普利、阿司匹林。
患者在行冠脉血管造影检查后,突发心慌、饥饿,血糖3.8mmol/L,首选进食( )
A:蔗糖 B:馒头 C:葡萄糖 D:无糖饼干 E:麦芽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