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仪属于精密仪器,使用要求比较严格,一般都要进行光源检查和波长校正。
关于波长校正的说法正确的为
A:可用镨钕玻璃校正 B:温度对波长的精度无影响 C:标准重铬酸钾溶液不能用来校正波长 D:波长精度在+_6~+_7nm可不调整 E:不能通过光源检查来筛选波长
新生儿15天,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1kg,母乳喂养。护士在进行新生儿访视时,其家长咨询预防小儿佝偻病知识。
为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应指导家长
A:生后2周起加维生素D400IU/d口服 B:生后1个月起加服维生素D5000IU/d口服 C:生后4个月起服维生素D5000~10000IU/d口服 D:生后6个月起服维生素DI1万~2万IU/d口服 E:生后1个月起肌内注射维生素D
30IU/d,每月1次
在正色散区,波长较长的光传送()。
A:较快 B:与波长短的波长速度一致 C:较慢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列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
到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1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到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
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2005年与2006年相比,年印刷量在5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中,以下正确的一项是()。
A:年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数 11 11 B:年增长率低于5%的企业数 33 33 C:年增长率在两位数的企业数 13 10 D:年印刷量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百分比 49% 50%
2014年我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步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逆势上行,渐成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新引擎”。
以发展速度论,新业态快速进入百姓生活,新型服务业攻城略地,势如破竹。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8. 1%快2. 1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全国网上零售增长赢得最佳绩,比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2. 0%快37.7个百分点,并拉动快递业务量较上年增长61. 6%之后再创51. 9%的高增速。工业高技术产业超越传统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 3%,较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快4. 0个百分点。科技含量高、新兴产业比重大的制造业不少实现了两位数增长。新能源产业沐浴政策春风茁壮成长,涨势惊人:核电增长36.1%,并网风电增长25. 6%,增速分别提升19. 9个和1. 1个百分点:并网太阳能发电在上年增长3. 4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67. 0%的高增长。
以影响和贡献论,新产业、新业态助推经济增长功不可没。据对持续走强的服务业测算,2014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 3%,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上年的 5. 89%跃升至7. 37%,一举突破十二五以来在5%左右徘徊的格局。考量新产业、新业态对经济增长的牵引力,经济大省可见一斑:广东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2. 6%,对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1%,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4. 4%;江苏仅快递业务收入就增长40. 6%,拉动邮政业务收入增长24. 9%,贡献率高达87. 5%。
2014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为( )。
A:12. 0% B:10. 2% C:9. 6% D:8. 1%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 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 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 26635元,增长10. 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 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 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 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 12. 0%。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A:低2. 2个百分点 B:高4. 0个百分点 C:高2. 2个百分点 D:低4. 0个百分点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 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 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 26635元,增长10. 3%。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 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 7%。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 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 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 12. 0%。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A:低2. 2个百分点 B:高4. 0个百分点 C:高2. 2个百分点 D:低4. 0个百分点
根据所给图表、文字资料回答以下几题。图1:1994至2006年全国报纸印刷量增长曲线
表2:1994至2006年全国报纸印刷量增长曲线
在1994至2006年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增长。以2004年为例,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0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企业占90%,而且全部增长5%以上,增长率达两位数的企业占66.67%。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6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5家,增长率达到两位数的有19家。到了2005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29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7家,增长5%以上的有11家,而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8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6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3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0家。再看2006年,年印刷量在10亿对开张以上的企业有31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19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10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11家。年印刷量在5亿至10亿对开张之间的企业有28家,其中印刷量增长的有20家,增长5%以上的有14家,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有7家。印刷量减少的企业有8家。
以下关于1994至2006年年印刷量、年增长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 B:年增长量最多的是2001年 C:年增长率大于10%有8个年份 D:1998年的年增长量不到2002年的一半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发布的《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我国互联网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达到了4160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总数半年增加了530万台,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7%,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的139.1倍。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700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专线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增加了48万台,而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6%,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的142.9倍;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2140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增加了43万台,而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0%,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的85.6倍;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为1320万台,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其它方式上网计算机数半年内增加了439万台,而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0.4%。(说明:CNNIC约每半年发布一次调查结果)
同上一次调查结果相比,上网计算机总数、专线上网计算机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这四项哪一项的增长率最高()。
A:上网计算机总数 B:专线上网计算机数 C:拨号上网计算机数 D:其他方式上网计算机数
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信息理论、计算机模拟等研究的进展,人们试图将人类学习的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类比。依据信息加工观点,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内在心理动作对外在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处理与输出。根据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这里介绍由梅耶提出的一种简化的学习过程模式为了更好地掌握梅耶的学习的学习过程模式,我们需要先了解几个相关的概念,如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信息被稍加注意而在头脑中保持很短的一段时间(大约30秒左右)的记忆,其容量只有7±2个信息单位。工作记忆实际上即短时记忆,是同一概念的两方面,工作记忆侧重于功能,短时记忆侧重于储存的时间。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编码进入长期记忆库,并保持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其容量很大,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必须经过复述才有可能转入长时记忆。一般而言,只有经过复述,并了解信息之间的意义与联系,这样才能产生长时记忆根据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学习者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首先产生注意,通过注意来选择与当前的学习任务有关的信息,( )其他无关刺激,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的相关的原有知识。新输入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后,学习者找出新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内在联系,并与激活的原有的信息相联系。最后,被理解了的新知识进入长时记忆中储存起来。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者激活、提取有关信息,通过外显的反应作用于环境。简而言之,新信息被学习者注意后,进入短时记忆,同时激活的长时记忆中的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产生新的意义并储存于长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显的反应。
36、
上文第二段中关于“长时记忆”,以下描述不正是()。
A:保持时间长的记忆 B:需经长时间复述才能产生的记忆 C: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大 D: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处理后产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