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联系和区别。

简述遗产分割的方式。

辨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每题 8分,共16分)

试辨析“所有的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

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请运用代理的理论知识对其加以辨 析。

《刑法》第237条第一款;“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 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和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的特征。(3)本条所讲的“猥亵”和“侮辱”的含义。

法条分析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 每题10分, 共2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 49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 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 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 该代理行为有 效”。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要求分析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 制度构成和制度 价值)。 六、案例分析题 (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每题 15分,共30分)

某日,甲开车执行任务途中,乙突然从右边路旁树林疾步冲出抢过马路。甲见状 向左猛打方向盘,并紧急制动,仍躲避不及,车右前轮将乙左腿轧断。事故发生后,甲见天 色已晚,此地荒僻,又没有人,便将昏迷不醒的乙拖至路旁小树林,自己开车逃去。第二天 早晨,乙的尸体被人发现。经法医鉴定:乙左腿膝盖处粉碎性骨折,因抢救不及时,导致失 血性休克死亡。 问:对被告人甲的行为如何认定 ?

甲、乙二人系夫妻,均在 A市做生意,2人共同拥有住房 1幢、店面3间。二人婚 后感情不和,经常闹离婚,因生意不佳,二人于1999年6月将店面租给丙使用,约定租期 3 年,每年租金10万元。2000年8月,二人因琐事产生争执, 甲一气之下前往外地做生意去了。 2002年1月,丙找到乙,希望能够续签合同。乙考虑到自己夫妻感情不和,迟早要离婚,遂 表示可以,并建议丙也可买下此房, 丙询问是否需要经过甲的同意, 乙谎称甲早有出卖房屋 的意思。2002年3月,二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当即支付房款,双方办理了房屋过户手 续。2002年5月,甲回到 A市,向丙讨还房屋,这时才得知乙已经将房屋卖给了丙。乙为了 独吞房款;趁甲出门不辞而别。 试分析下列问题: 乙的行为性质如何 ?并试分析买卖前后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关系。 乙对甲是否应承担责任 ?

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我国刑法学说__认的因果关系的首要特征是

A:客观性 B:必要性 C:危害性 D:主客观统一性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