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公司于2013年12月1日正式投产,原材料中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核算。W材料12月月初结存为零。 甲公司2013年12月发生的有关W材料的经济业务如下: (1)12月2日,从乙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4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验收入库过程中发,生检验费用1000万元,检验完毕后W材料验收入库。 (2)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300吨。 (3)12月8日,从丙公司购入W材料19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83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8411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4)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600吨。 (5)12月12日,发出W材料1000吨委托外单位加工(月末尚未加工完成)。 (6)12月15日,从丁公司购入W材料1000吨,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60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10200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W材料已验收入库。 (7)12月17日,生产领用W材料1500吨。假定:甲公司领用W材料生产的产品在2013年度全部完工,且全部对外售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关于甲公司12月份领用W材料和月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
A:12月5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12300万元 B:12月10日生产领用W材料的成本为24600万元 C:12月12日发出委托加工的W材料的成本为55400万元 D:月末结存W材料的成本为87000万元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2012年7月1日库存A材料100吨,价值77905元,当月购入A材料4000吨,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每吨800元,增值税税额为544000元。另发生运输费用50000元(假定运费不考虑增值税),装卸费用12000元,途中保险费用13900元。上述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原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5吨。 本月生产甲产品领用A材料2000吨,生产乙产品领用A材料1600吨,建造自用办公楼领用A材料400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1)~(4)题。
甲,乙两种产品领用A材料的会计分录是( )。
A: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638000 贷:原材料 1638000 B: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640000 贷:原材料 1640000 C: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1310400 贷:原材料 1310400 D:借:生产成本-乙产品 1312000 贷:原材料 1312000
关于不同意你校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
××市职业学校:
你校×职发(2013)10号《××市职业学校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不同意在你校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
二、目前可在你校先行设立新材料研究室;
三、拟原则同意在你校修建新材料检测实验楼。
此复
××市教育局办公室(印章)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你校×职发[2013]10号《××市职业学校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收悉”表述有误,应改为( )。
A:你校《××市职业学校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职发(20133 10号)收悉 B:你校×职发[2013]10号文件(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收悉 C:你校《关于设立新材料研究中心的请示》收悉 D:你校10号文件收悉
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2017年4月1日,原材料结存2000千克,计划成本为每千克 5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2017年4月份发生的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 (1)4月12日,北方公司持银行汇票600000元购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80000元,增值税税额81600元, 对方代垫包装费和运输费8400元(不考虑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 银行。 (2)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千克。 (3)4月30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10000元。
关于原材料的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原材料可以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也可以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B:购进原材料过程中的合理损耗计入原材料成本 C:原材料期末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D:购进原材料过程中的包装费和运输费计入原材料成本
北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2017年4月1日,原材料结存2000千克,计划成本为每千克 5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为借方余额1000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北方公司2017年4月份发生的有关原材料业务如下: (1)4月12日,北方公司持银行汇票600000元购入原材料10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480000元,增值税税额81600元, 对方代垫包装费和运输费8400元(不考虑增值税),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50千克,经查明为途中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 银行。 (2)4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5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车间管理部门领用500千克。 (3)4月30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310000元。
下列关于北方公司原材料在2017年4月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原材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322500元 B:原材料期末记入“存货”项目的金额为310000元 C:原材料期末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原材料期末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初有关核算资料如下: “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4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贷方余额为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均为甲材料)。201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6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购入甲材料404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即期初材料采购全部入库。 (2)6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运费1000元(不含税,按照11%计算增值税),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6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6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假设甲材料本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为72000元。
根据资料(1)和(2),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6月5日 借:原材料 40400 贷:材料采购 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400 B:6月5日 借:材料采购 40400 贷 :原材料 40000 材料成本差异 400 C:6月20日 借:材料采购 81000 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710 贷:银行存款 94710 D:6月20日 借:材料采购 8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600 贷:银行存款 94600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法核算。甲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10元。该企业2017年6月初有关核算资料如下: “原材料”账户月初借方余额2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月初贷方余额700元,“材料采购”账户月初借方余额40000元,“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月初贷方余额为600元(假设上述账户核算的内容均为甲材料)。2017年6月份发生如下业务: (1)6月5日,企业上月已付款的购入甲材料4040千克如数收到,已验收入库,即期初材料采购全部入库。 (2)6月20日,从外地A公司购入甲材料8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额13600元;运费1000元(不含税,按照11%计算增值税),企业已用银行存款支付各种款项,材料尚未到达。 (3)6月25日,从A公司购入的甲材料运达,验收入库时发现短缺40千克,经查明为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定额内自然损耗),按实收数量验收入库。 (4)6月30日,汇总本月发料凭证,共发出甲材料7000千克,全部用于产品生产。 (5)假设甲材料本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为72000元。
关于资料(3),下列处理不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合理损耗不影响原材料的单位成本 B:合理损耗应计入实际采购成本中 C:合理损耗金额应由运输企业承担赔偿责任 D:原材料入账金额为79600元
甲公司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发生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6年12月1日,M材料库存数量为5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生有关存货业务如下: (1)2日,以面值为250000元的银行汇票购买M材料800千克,每千克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为250元,价款共计20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由销货方代垫运杂费3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验收入库,银行汇票多余款项通过银行退回并已收妥。 (2)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M材料3000千克,并验收入库,同时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投资合同约定该批材料不含增值税价格为600000元,与公允价值相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为102000元,乙公司在甲公司注册资本中享有份额的金额为580000元。 (3)31日,发料凭证汇总表中列明M材料的耗用情况如下,生产产品领用1600千克,车间管理部门领用300千克,行政管理部门领用20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100千克。 (4)31日,财产清查中盘亏M材料的成本为15000元,相应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550元,经查属于材料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按规定由其赔偿6000元,其他损失由公司承担,款项尚未收到。 要求: 依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2017年)
根据材料(2)下列各项中,甲公司会计处理结果正确的是()。
A:“资本公积”科目贷方登记122000元 B:“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记600000元 C:“应交税费”科目借方登记102000元 D:“实收资本”科目贷方登记702000元
甲公司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发生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6年12月1日,M材料库存数量为5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生有关存货业务如下: (1)2日,以面值为250000元的银行汇票购买M材料800千克,每千克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为250元,价款共计20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由销货方代垫运杂费3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验收入库,银行汇票多余款项通过银行退回并已收妥。 (2)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M材料3000千克,并验收入库,同时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投资合同约定该批材料不含增值税价格为600000元,与公允价值相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为102000元,乙公司在甲公司注册资本中享有份额的金额为580000元。 (3)31日,发料凭证汇总表中列明M材料的耗用情况如下,生产产品领用1600千克,车间管理部门领用300千克,行政管理部门领用20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100千克。 (4)31日,财产清查中盘亏M材料的成本为15000元,相应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550元,经查属于材料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按规定由其赔偿6000元,其他损失由公司承担,款项尚未收到。 要求: 依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2017年)
根据材料(3)下列各项中,甲公司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是()。
A:车间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计入制造费用 B: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计入生产成本 C:销售部门领用的材料计入销售费用 D:行政管理部门领用的材料计入管理费用
甲公司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发生成本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2016年12月1日,M材料库存数量为500千克,每千克实际成本为200元,该公司12月份发生有关存货业务如下: (1)2日,以面值为250000元的银行汇票购买M材料800千克,每千克不含增值税销售价格为250元,价款共计20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34000元,由销货方代垫运杂费3000元(不考虑增值税)。材料验收入库,银行汇票多余款项通过银行退回并已收妥。 (2)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M材料3000千克,并验收入库,同时收到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发票,投资合同约定该批材料不含增值税价格为600000元,与公允价值相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为102000元,乙公司在甲公司注册资本中享有份额的金额为580000元。 (3)31日,发料凭证汇总表中列明M材料的耗用情况如下,生产产品领用1600千克,车间管理部门领用300千克,行政管理部门领用200千克,销售部门领用100千克。 (4)31日,财产清查中盘亏M材料的成本为15000元,相应转出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550元,经查属于材料保管人员过失造成的,按规定由其赔偿6000元,其他损失由公司承担,款项尚未收到。 要求: 依据上述材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2017年)
根据材料(4),下列各项中,甲公司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A:应收账款增加6000元 B:原材料减少15000元 C:其他应收款增加6000元 D:管理费用增加15000元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