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的使用规则是后工序向前工序取货和( )。

A:不良品不交给下道工序 B:进行均衡化生产 C:必须使生产工序合理化和设备稳定化 D:必须根据看板进行微调 E: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领取数量的产品

看板的使用规则是后工序向前工序取货和( )。

A:不良品不交给下道工序 B:进行均衡化生产 C:必须使生产工序合理化和设备稳定化 D:必须根据作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E: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所领取数量的产品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完工800件,期末在产品200件。原材料费用在各工序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随加工进度陆续发生。月末在产品资料见下表: 月初在产品和本月发生的成本费用合计为: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条件,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分配率保留两位小数)

各工序在产品原材料的完工率正确的是( )。

A:第一道工序完工率是62.5% B:第二道工序完工率是93.75% C:第三道工序完工率是100% D:在产品完工率为100%

在生产某零件的过程中,已知设计尺寸为5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9,-0.009)。某道工序是保证该齿轮上述设计尺寸的最后加工工序,现在需要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对该齿轮产品的随机抽样,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在中心重合,样本标准差为s=0.0047。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系数C为( )。

A:0.64 B:1.00 C:1.18 D:1.41

某工厂现生产某种零件30件,加工工序数为3,每道工序的单件加工时间为:t=5分钟,t=5分钟,t=10分钟。

关于顺序移动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一种典型的零件在工序间的移动方式 B:顺序移动方式是计算起来最简易的一种工序间移动方式 C:其特点在于零件在工序之间是按次序连续整批地运送,生产周期长 D:是将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的一种方式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该工序的工序能力指数,可以断定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

A:不足 B:正常 C:充足 D:过剩

某手表厂机械手表产品中的一个齿轮外径设计尺寸为3.1mm,生产过程中所允许的误差为(+0.0015,-0.0020)。某道工序承担并完成齿轮外径的加工,现在需要通过随机抽样对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进行评估,抽取了250个样品,经测算,样本平均值和公差中心重合.s=0.00049。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若需在某道工序中控制该齿轮材料的强度,则要求控制该工序的( )。

A:双侧公差 B:公差中心 C:上限公差 D:下限公差

某企业批量生产一种零件,投产批量为6件,经过4道工序加工,按照加工顺序,单件每到工序作业时间依次为10分钟、8分钟、20分钟、15分钟,假设零件移动用时为0.为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和节奏性,该企业对该种零件生产过程进行时间组织,并对工序时间的移动方式进行分析和决策。

将一个批次的该种零件全部生产出来,工序间搬运次数最多的零件移动方式是()。

A:顺序移动方式 B:平行移动方式 C: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D:混合移动方式

长城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甲材料主要用于生产H产品。2016年5月1日,甲材料单位计划成本为120元/千克,计划成本总额为2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4800元(超支)。5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2日,从外地采购一批甲材料共计1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120000元,增值税税额20400元;同日,与运输公司结清运输费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运输费用为5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50元。上述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但材料尚未到达。 (2)8日,发出甲材料600千克委托黄河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代为加工一批应税消费品(非金银首饰)。委托加工物资发出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按月初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 (3)12日,收到2日从外地购人的甲材料,验收入库的实际数量为800千克,短缺200千克。经查明,其中180千克是由于对方少发货原因,对方同意退还已付款项;20千克系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运费由实收材料全部负担。 (4)16日,以银行存款支付黄河公司加工费15000元(不含增值税)和代收代缴的消费税3000元。委托加工收回后的物资,准备继续用于生产应税消费品。 (5)18日,生产车间为生产H产品领用甲材料1500千克: ①H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00小时,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依次为20小时、50小时和30小时,原材料在产品生产时一次投入。 ②5月初,H在产品成本为28000元,其中直接材料13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5000元。 ③5月共发生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35000元。 ④5月共完工H产品260件。 ⑤5月31日,H产品的在产品为40件,其中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道工序的在产品依次为20件、10件和10件。假定各工序在产品的完工进度均为50%。长城公司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确定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资料(5),各工序的完工进度为(  )。

A:第一道工序10%、第二道工序45%,第三道工序85% B:第一道工序10%、第二道工序45%,第三道工序55% C:第一道工序20%、第二道工序50%,第三道工序30% D:第一道工序20%、第二道工序45%,第三道工序85%

工序基准定义为 ( )

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 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 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 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