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题:
201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18857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私营企业增长19.5%,轻工业增长13.0%,重工业增长14.3%。
2006-2011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纺织业增长8.3%,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7.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2.0%,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4.5%。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3.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9.7%,电子、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0.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
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2011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下列企业的增加值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B:股份制企业 C: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D:私营企业
2012年1-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449亿元,同比下降1.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172亿元,同比下降12.4%;集体企业实现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6.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5959亿元,同比增长0.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515亿元,同比下降12.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264亿元,同比增长22.4%。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个行业同比下降。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10.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7.7%,汽车制造业增长6.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8.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2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83.5%,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2.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1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823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164亿元,同比增长7.6%,集体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亿元,同比增长13.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57%;股份制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260亿元,同比增长16.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191亿元,同比增长7.2%,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01%;私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20亿元,同比增长23.9%,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44%。
从2011年1-3月份到2012年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同比增长金额最大的是()
A: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B:集体企业 C:股份制企业 D:私营企业
为反映我国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了解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家对创新的认知程度,国家统计局近期对我国工业企业的创新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009—2011年间,全国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8.6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8%。其中大型企业中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为83.5%,中型企业为55.9%,小型企业为25.2%。
分行业看,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医药制造业(63.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9%),专用设备制造业(46.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6.5%)等高技术或中高技术行业。传统制造业及非制造业工业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如纺织业为24.2%,采矿业为12.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为15.7%。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占本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8%、31.6%和9.6%,东部地区虽然低于中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数量达到6.1万家。
创新经费来源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调查结果表明,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活动经费中,企业资金占82.8%,金融机构贷款占9.3%,政府资金占3.4%,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分别占0.8%和3.7%。
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9606.1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7%;新产品出口额为8686.8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11.9%。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分别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1002.4亿元、10404.5亿元和8199.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8.6%、11.1%和7.7%。
开展创新活动的企业较为密集的行业主要分布在:
A:纺织业 B: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C:医药制造业 D:采矿业
根据下列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31.33亿元,比上年增长55.6%,增幅同比提高20.0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最快,2010年实现利润48.20亿元,比上年增长4.59倍;总量较大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实现利润651.00亿元、45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5%和57.0%。从行业看,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和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利润总额458.32亿元,比上年增长56.9%,其中,电子信息业实现利润100.37亿元,增长70.5%;机械装备业实现利润211.87亿元,增长44.8%;石油化工业实现利润146.07亿元,增长67.9%。
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缴税金678.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1%,增幅同比提高19.9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总量较大的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分别上缴税金279.58亿元、259.26亿元,同比增长46.4%和21.9%。从行业看,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有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烟草制品业和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贡献率分别为29.5%、7.6%、6.6%和6.6%。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382.94万人,同比增长9.0%,其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00.78万人,增长12.8%。
下列关于该省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状况的描述,与资料相符的是()
A:人均创造税收金额比上年有所提升 B: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超过从业人员数的6成 C: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各行业中纳税额最高 D:股份制企业的纳税总额高于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题目。
2008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246亿元,同比增长1.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83亿元,增长35.3%: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利润63亿元,增长16.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010亿元,增长2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119亿元,增长22.4%。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105亿元,增长51.0%。
在39个工业大类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54.3%,煤炭行业增长97.8%,钢铁行业增长25.6%,化工行业增长26.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9%,建材行业增长5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6.5%,电力行业利润下降74.0%,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7889亿元,同比增长26.4%。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768亿元,同比增长29.3%。
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40312亿元,同比增长17.2%。产成品资金20083亿元,同比增长26.1%。
以下企业中,2007年l-5月份()是实现利润最低的。
A: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B:股份制企业 C: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D:私营企业
2008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下同)买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4246亿元,同比增长1.5%;集体企业实现利润283亿元,增长35.3%;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利润63亿元,增长16.6%;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6010亿元,增长2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119亿元,增长22.4%;私营企业实现利润2105亿元,增长51.0%。在39个工业大类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54.3%,煤炭行业增长97.8%,钢铁行业增长25.6%,化工行业增长26.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3.9%,建材行业增长1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46.3%,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36.5%,电力行业利润下降74.0%,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6.8%,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52亿元转为净亏损4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7889亿元,同比增长26.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768亿元,同比增长29.3%。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40312亿元,同比增长17.2%。产成品资金20083亿元,同比增长26.1%。
与去年同期相比,以下企业中,利润增加最多的是()。
A: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B:股份制企业 C: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D:私营企业
A企业和B企业于2013年4月1日签订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50万元。根据合同约定,B企业于4月10日交付全部货物,A企业验收合格后,于2013 年4月20日签发给B企业一张出票后1个月付款的银行承兑汇票,汇票金额为50万元,出票日为4月20日,承兑人、付款人为甲银行。
5月10日B企业在与C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C企业,B企业在背书时在汇票上记载了“不得转让”字样,C企业已支付对价。5月20日,C企 业在与D企业的买卖合同中将该汇票背书转让给D企业,D企业已支付对价。D企业要求C企业提供票据保证,在C企业的请求下,乙企业作为C企业的保证人在汇 票的正面记载“保证”字样并签章,但未记载保证日期。
2013年5月28日,持票人D企业向甲银行提示付款,但甲银行拒绝付款。D企业于同日取得拒绝证明后,5月29日,D企业向B企业发出追索通知,B企业 以自己在背书时曾记载“不得转让”表示拒绝。5月30日,D企业向保证人乙企业发出追索通知,要求乙企业支付汇票金额、相关利息和费用共计52万元,乙企 业以D企业尚未向C企业进行追索,且追索金额超出汇票金额为由表示拒绝。6月10日,D企业向C企业发出追索通知,C企业以D企业未在取得拒绝证明的3日 内发出追索通知已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为由表示拒绝。
2015年5月31日,D企业向A企业请求行使票据权利,A企业以D企业已丧失票据权利为由拒绝承担票据责任。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C企业拒绝持票人D企业的理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
A:该理由成立,持票人已经丧失追索权 B:该理由不成立,但持票人请求付款时已经超过提示付款期限,已经丧失对C企业的追索权 C:该理由不成立,持票人没有丧失追索权 D:该理由不成立,如果持票人未在规定期限发出追索通知,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权,因延期通知给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损失的,持票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甲企业是金属铝开采企业,本年相关情况如下:
(1)本年度共计拥有土地65000平方米,其中子弟学校占地3000平方米,幼儿园占地1200平方米、企业内部绿化占地2000平方米。
(2)甲企业本年度实现铝销售100万吨。
(3)本年年初甲企业共有房产原值4000万元,1月1日起甲企业将原值200万元、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的一栋仓库出租给本市乙企业(乙企业性质属于广告业,乙企业本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存放货物,租赁合同约定租期1年,每月租金收入1.5万元。
(4)8月10日甲企业对委托施工单位建设的加工车间办理验收手续,由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原值500万元。
已知:甲企业所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4元/平方米,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为每吨2元,房产税计算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甲、乙企业纳税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甲企业内部绿化占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B:甲企业幼儿园占地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C:乙企业本年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170万元 D:乙企业签署租赁合同应缴纳印花税
甲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产品的单价为10元,2017年甲企业全年生产A产品20000件,并且全部售出,变动成本总额为8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假设2018年A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保持不变,2018年企业目标净利润为45000元,预计利息费用为12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计算企业2018年实现目标净利润时的销售额。
甲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产品的单价为10元,2017年甲企业全年生产A产品20000件,并且全部售出,变动成本总额为800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假设2018年A产品单价和成本性态保持不变,2018年企业目标净利润为45000元,预计利息费用为12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计算企业2018年实现目标净利润时的安全边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