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一代天娇 锲而不舍 眼花缭乱 郑重其事 B: 格物致知 无与伦比 歇斯低里 廓然无累 C: 唯唯连声 断章取义 润如油膏 重蹈覆辙 D: 强聒不舍 根深帝固 提纲挈领 咬文嚼字

“日”是象形字,本义指“太阳”,如“日出”;引申义是太阳东起西落的一段时间,即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再引申泛指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日”各义项的变化如下:

日,本义:太阳(如:日出)→引申义:一天或每天(如:日新月异)→引申义:时间、光阴(如:日月如梭)

请按以上事例填空:

气,本义:云气(空气)→引申义:________(如:气喘吁吁)→引申义:人的生命活力或精神状态(如:________)

按要求填空(4分)

    26.(2分)气息(2分)气宇轩昂、气冲霄汉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①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萧瑟。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注】

①公孙大娘:唐玄宗时的冠绝一时的舞蹈家。弟子:指李十二娘。剑器:指唐代流行的武舞,女子或装持剑而舞。此诗作于公元七六七年。时杜甫年已55岁,流寓夔州,目睹李十二娘舞姿,闻其先师,抚今思昔,记起玄宗年间曾观公孙大娘之舞剑,赞叹其舞技高超。

②今粟堆:今粟山,是玄宗陵墓所在。瞿塘石城:指夔州,地近瞿塘峡。拱:两手合围的粗细。

20.诗题中的“行”是指

21.简析诗中划线句子“罢如江海凝清光”。

22.诗云“感时抚事增惋伤”,诗中惋伤之情有几层意思?结合全诗作简要概括。

20.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

21.描绘了一曲舞罢,舞场内外肃静空阔,好像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的情景。用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回肠荡气的舞蹈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22.通过两代舞者的际遇,表达昔盛今衰的人事蹉跎之感;反映五十来兴衰治乱的历史,追忆先帝盛世,慨叹安史之乱后衰颓的国运;寄寓青年快意壮游而今暮年飘零江湖的身世之悲。

【解析】

试题分析:

20.注意诗歌体裁的分类。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1.赏析诗句的题目,注意从诗句的内容和手法的角度赏析,此题首先答出诗句的内容即描绘的画面的特征和意境的特征,然后再分析诗句的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手法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此题首先答出诗句的内容即描绘的画面的特征和意境的特征,然后再分析诗句的作用。

22.主语结合诗句的内容和诗后的注释作答。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分析,另一种是给出分析的方向,让考生通过诗歌进行解读,答题时注意明确题干中的答题方向,然后结合诗歌进行解释。

古代文主擅长借“梦”寄托情思,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商隐《锦瑟》中的“ ,望帝春心托杜鹃”;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知梦, ;”姜夔《扬州慢》中的“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一夜飞度镜湖月  庄生晓梦迷蝴蝶 

一樽还酹江月  纵豆蔻词工

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名句,如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 ”。

秋水共长天一色  势拔五岳掩赤城  不尽长江滚滚来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解析:

“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兒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金日(砃);其余不可胜纪”,与上述人才兴盛有关的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奉使则张骞、苏武;将率则卫青、霍去病;受遗(托孤)则霍光、金日(石单);其余不可胜记!”与上述人才兴盛有关的制度是( )

A:推恩令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 )

A: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B: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C:三月无雨旱风起,九月霜降秋早寒 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