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对京韵大鼓发展作出贡献的有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艺名“()”,其代表曲目有《丑末寅初》、《剑阁闻铃》等。
下列《长恨歌》中的诗句,属于融情入景的有()。
A:耿耿星河欲曙天 B:秋雨梧桐叶落时 C:春风桃李花开日 D:夜雨闻铃肠断声
不是刘司昌代表作的是 ( )
A:剑阁闻铃 B:击鼓骂曹 C:红大院 D:扎义打虎
以下不是刘司昌的代表作是( )
A:《剑阁闻铃》 B:《击鼓骂曹》 C:《红大院》 D:《扎义打虎》
课外拓展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四川剑阁以南,指梓州一带。唐朝都城长安在剑阁东北。当时以长安为中心,所以剑阁以南称剑外。蓟北:现在河北省北部和北京市一带。那里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1、解释下列词语。
⑴ 妻子: ⑵纵酒:
2、诗中哪句点明了“闻讯”的地点?
3、诗中哪个词语揭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诗人听到消息后,百感交集。诗中是如何描述这一点的?试做简要分析。
1、⑴妻子和儿女 ⑵纵情饮酒
2、剑外忽传收蓟北
3、“收蓟北”;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像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李白《蜀道难》
*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又闻子规啼夜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
*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愁空山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解析:
无
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题,如超出4题,则取前4题评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2)剑阁峥嵘而崔嵬, , 。(算作一空)(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4)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路曼曼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1)暮霭沉沉楚天阔
(2)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
(3)不尽长江滚滚来
(4)同是天涯沦落人
(5)吾将上下而求索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下列成语与材料中这首唐诗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声东击西 B:满招损,谦受益 C:掩耳盗铃 D:画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