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欧洲美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IMM推出的欧洲美元期货合约一直是非常活跃的外汇期货合约 B:IMM推出的欧洲美元期货合约是首次采用现金交割的期货合约 C:欧洲美元之所以冠以"欧洲"两字,是因为最初起源于欧洲而已 D:欧洲美元是存放于欧洲的非美国银行或美国银行分支机构的美元存款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有( )。
A: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世界银行 B: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 C: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 D: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居民 E: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欧洲银行
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有( )。
A: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世界银行 B: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客体是欧洲货币 C: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非居民 D: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主要是市场所在地的居民 E:欧洲货币市场的交易中介是欧洲银行
欧洲货币资金市场的主要业务有()。
A:通知存款 B:一般的定期存款 C:欧洲存单 D:同业拆借 E:短期欧洲货币贷款
关于欧洲债券市场以下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
A:欧洲债券市场的管制较松 B:欧洲债券的发行一般不需要有关国家政府的批准 C:欧洲债券的发行要受发行国金融发令的约束 D:发行欧洲债券不用交纳注册费 E:承销债券的风险比较大
欧洲美元债券属于( )。
A:本国债券 B:外国债券 C:欧洲债券 D:武士债券
欧洲美元是指()。
A:欧洲地区的美元 B:美国境外的美元 C:世界各国美元的总称 D:各国官方的美元储备
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去年增长12%。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2012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0.3%,亚洲市场入境人数为1664.88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占入境外国旅客人数的61.2%,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减少0.7%,大洋洲市场入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增长7.4%。 
2012年,欧洲各国入境游客量占欧洲入境游客总量比例超过11%的国家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莱茵河:欧洲( )
A:多瑙河:北美洲 B:非洲:尼罗河 C:亚马逊河:南美洲 D:亚洲:黄河
①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将此定位为“世界的开端”和“全球化进程的开始”。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哥伦布开启这次创造历史的伟大航行时,竟然是揣着香料梦想上路的。香料是推动欧洲国家探索世界的催化剂,对香料的渴望和欲求激发了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全球探索,成为改变世界的原动力。
②香料为何具有如此大的魅力?过去的解释大致是:欧洲中世纪末期,食物容易腐败,使用香料不仅可以掩盖异味,还可以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然而,这种解释仍然无法让我们理解当时香料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分量。一种物品引发的极度欲望,单看使用价值是无法理解和解释的。如果香料仅仅是一种调味品,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的开端”。
③事实上,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对香料的渴求,更多是基于某种神秘的想象。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欧洲人一直在使用东方的香料。香料来自神秘的东方,为这种想象提供了空间。而且欧洲中世纪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天堂中飘着香料的味道,jī dū jiāo 众神和死去的帝王们,身上也都带有香料之气。
④因此,人们认为,香料必然产自天堂。所以,当哥伦布向西航行的时候,他认为自己是在向着天堂航行,如果能够找到香料,就证明他抵达了天堂。直到去世,哥伦布始终固执地认为,他离天堂只有一步之遥。
⑤香料也是欧洲贵族彰显身份的标志。在欧洲基督时代之前的希腊时期,就有一条从印度通向欧洲大陆的香料之路,不过当时输入欧洲的香料数量较少,自然成为奢侈品。直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香料大量涌入,香料价格开始下降。但是尽管如此,对罗马人而言,香料仍是品味、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是罗马帝国贵族显示排场的法宝,以至于罗马帝国后期的哲人批评香料使人变得虚弱,消磨阳刚之气,导致罗马帝国出现奢靡之风。
⑥那时候欧洲人甚至用香料来治病。在欧洲黑死病爆发时期,人们佩戴装有香料的香盒,认为可以抵制瘟疫。当时主导欧洲的医学学说还是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认为人体由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体液组成,维持四体液平衡是健康的基础,四体液脱离自然的正常状态,是发生疾病的原因。依据“体液学说”,人的衰老是“内部热力”不断减少的过程,而使用具有温热作用的香料足以延缓衰老过程。
⑦香料后来失宠了,原因显得很吊诡。欧洲人最初对香料的狂热欲求,开启了纷纷涌向东方寻找香料的历史,也陆续见证了欧洲几大帝国的兴衰。几百年的反复争夺,使得香料产地扩散,产量剧增,再也无法成为某个帝国的摇钱树了。
⑧香料失宠的另一个原因,则在于新航路开辟后,可以调和味道的蔬菜出现,取代了香料的功能。十六、十七世纪时,人们产生了新的嗜好,先是烟草风靡全球,随后则是咖啡和茶,这些商品比香料更加有利可图。
⑨随着香料在jī dū jiāo 中象征意义的消失和欧洲消费主义的发展,贵族们彰显地位的消费品转向了首饰、音乐、服装、住房、艺术和交通工具。新的时代到来,人们烹任偏好的改变,更使香料的烹饪功能丧失殆尽。欧洲中世纪的烹饪,寻求的是食物味道的转化,后来寻求的则是食物的原汁原味。随着民族意识的崛起,食物被贴上了民族的标签,香科被欧洲看作异域的标志,只有耽于感官享受的民族才会热衷于此。与之相反,欧洲理性主义时代最为贬斥的就是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而不诉诸理性。
根据所给材料,以下哪一项不是哥伦布时代欧洲人渴求香料的原因( )
A:对天堂的想象 B:对理性的诉求 C:对显赫身份的向往 D:对延缓衰老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