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急性肝衰竭行原位肝移植后3个月,现发现肝功能异常,进行肝穿刺活检,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

可能的病理诊断为(提示 汇管区局部放大组织学如下图所示。)

A: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 B:缺血再灌注损伤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急性排斥反应 E:胆管梗阻性病变 F:慢性排斥反应 G:自身免疫性肝炎

 患者男,35岁,因急性肝衰竭行原位肝移植后3个月,现发现肝功能异常,进行肝穿刺活检,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

可能的病理诊断为(提示 汇管区局部放大组织学如下图所示。)

A: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 B:缺血再灌注损伤 C:巨细胞病毒感染 D:急性排斥反应 E:胆管梗阻性病变 F:慢性排斥反应 G:自身免疫性肝炎

长期慢性肝淤血会导致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脏质地变硬,形成淤血性肝硬化。

淤血性肝硬化镜下如图所示,有关该病变叙述错误的是 ( )

A:肝小叶改建不明显 B:肝窦扩张淤血 C:汇管区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D:假小叶形成 E:窦周细胞增生并可转化成肌成纤维细胞

 患者男,56岁,因“消瘦,食欲减退及右上腹痛”来诊。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大,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AFP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CT:肝内巨大结节,约10 cmx8 cm。肝穿刺组织学: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小梁之间为肝窦样血管,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

肝细胞癌的组织学结构有

A:小梁状 B:腺样 C:紫癜样 D:菊形团样 E:淋巴上皮瘤样

男性,40岁。有慢性乙型肝炎史已10年,一年来乏力,消瘦,胃纳不佳,肝区时有胀痛不适来诊。体检: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肝肋下1.5 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2锄,质中,无转移性浊音,肝功能正常,HBsAg(+),抗HBe(+),抗HBc(+)。拟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列哪项是结节性肝硬化典型的组织学变化

A:似小叶形成 B:门管区有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 C:肝内动脉及肝静脉小支互相交通吻合 D:假胆管形成 E:假小叶内肝细胞仍有坏死与再生

男性,40岁。有慢性乙型肝炎史已10年,1年来乏力,消瘦,胃纳不佳,肝区时有胀痛不适来诊。体检: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肝肋下1.5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2cm,质中,无移动性浊音,肝功能正常,HBsAg(+),抗HBe(+),抗HBc(+)。拟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

下列哪项是结节性肝硬化典型的组织学变化?

A:假小叶形成 B:门管区有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 C:肝内动脉及肝静脉小支互相交通吻合 D:假胆管形成 E:假小叶内肝细胞仍有坏死与再生

某男性患者,41岁,有慢性乙型肝炎史已10年,1年来乏力、消瘦、胃纳不佳,肝区时有胀痛不适来诊。体检:巩膜无黄染,无蜘蛛痣,肝肋下1.5cm,质中无压痛,脾肋下2cm,质中,无移动性浊音,肝功能正常,HBsAg(+),抗HBe(+),抗HBc(+)。拟诊为乙型肝炎肝硬化。

以下哪项是结节性肝硬化典型的组织学变化?

A:假小叶形成 B:门管区有结缔组织增生而增宽 C:肝内动脉及肝静脉小支互相交通吻合 D:假胆管形成 E:假小叶内肝细胞仍有坏死与再生

肝脏组织基本的功能单位是()。

A:肝细胞 B:肝小叶 C:肝窦 D:肝段 E:门脉系统

兔。2-3 月龄,消瘦,腹围增大,腹泻便秘交替出现;剖检见肝脏表面及实质内脏有淡黄色 粟粒大小的结节性病灶,多延胆管分布。

肝脏可见的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是

A:肝细胞脂肪变性 B:肝脏脂肪浸润 C:肝细胞凝固性坏死 D:胆管上皮钙化 E:胆管周围和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