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男孩,腹泻3天,加重2天,于2006年11月就诊。黄色水样便每日10余次,量多,无霉臭味和腥臭味,伴低热,呕吐,尿量明显减少1天。查体:精神萎靡,呈嗜睡状,方颅,枕秃,前囟2.0cm,前囟眼窝明显凹陷,皮肤弹性差,可见花纹,手脚凉,脉搏弱,心音较低钝,双肺(-),腹较胀,肠鸣音正常,肝脾不大。粪常规白细胞1~2个/Hp,血钠125mmol/L,血钾3.5mmol/L。
若患儿经有效量的含钠液治疗,脱水明显纠正,尿量增加,但精神仍差,腹胀加重,肌张力低下,首先需考虑是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氯血症 D:低钙血症 E:低镁血症
男性,42岁,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后2天,24h内尿量共150ml。P86次/分,Bp150/95mmHg。小便化验示尿比重1.010,尿钠50mmol/L。血BUN,Cr逐日增加(每日血BUN↑>29mmol/L,Cr↑>234μmol/L)。血钾6.9mmol/L。
患者术后尿量少,首先考虑是
A:肾前性,肾衰 B:肾性肾衰 C:尿道梗阻 D:心力衰竭 E:感染性休克
男性,60岁。腹部挤压伤后48小时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急症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结肠外置,腹腔引流术。术后T39℃,血压维持在(120~140)/(70~80)mmHg。轻度腹胀,有排气排便。术后第2天尿量由40ml/h逐渐减少至25ml/h。经补液尿量无增加。
根据患者情况,尿量减少的最可能原因是
A:补液量不足 B:脱水 C:血液浓缩 D:尿管不通畅 E:急性肾衰竭
男婴,9个月,腹泻、呕吐4天,大便为蛋花汤样,1天来伴明显口渴、尿少、精神不振。查体:方颅,皮肤弹性差,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血清钠140mmol/L。
若患儿经输液后尿量增加,皮肤弹性、眼眶、前囟基本恢复正常,突然出现惊厥,应首先考虑为
A:中毒性脑病 B:化脓性脑膜炎 C:急性颅内__征 D:低血钙 E:高血钾
大量饮水引起尿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囊内压增高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E:肾血浆流量减少
静注高张葡萄糖引起尿量增加的机制是
A:抗利尿激素(ADH)释放减少 B:肾小球滤过率(GFR)增加 C: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D:肾小管液中溶质溶度增高 E:肾髓质渗透压梯度降低
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小管中葡萄糖浓度增加使水重吸收减少 C:肾小管分泌增加 D: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E:醛固酮分泌增加
不导致尿量增加的情况是
A:糖尿病 B:尿崩症 C:交感神经兴奋 D:静脉输入甘露醇
尿量不增加的情况是
A:尿崩症 B:糖尿病 C:使用利尿剂 D:大量饮水 E:交感神经兴奋
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主要是由于( )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D:抗利尿素分泌增加 E:抗利尿素分泌减少